首页 科普 正文

用眼动跟踪技术强制用户看广告:商业中那些愚蠢的操作

有人在社交媒体上发了一张图片,图中是手机APP弹出的一个提示:“请在广告播放时,保持眼睛对着屏幕。由于你的目光移开,你将重新观看广告。”这可能是手机APP用上了眼动跟踪技术。这种技术又称视线追踪技术。简单地说,就是用摄像机将用户在看特定目标时的眼球运动和注视方向录下来,再通过图像分析判断视线落点,并进行相关分析。早期人们主要利用照相、...

有人在社交媒体上发了一张图片,图中是手机APP弹出的一个提示:“请在广告播放时,保持眼睛对着屏幕。由于你的目光移开,你将重新观看广告。”

这可能是手机APP用上了眼动跟踪技术。这种技术又称视线追踪技术。简单地说,就是用摄像机将用户在看特定目标时的眼球运动和注视方向录下来,再通过图像分析判断视线落点,并进行相关分析。

早期人们主要利用照相、电影摄影等方式来记录眼球运动情况,现在利用眼动仪等先进工具,可以得到更加精确的记录。它的技术原理是,当光线进入瞳孔时,会在角膜外表面上反射,眼球角膜上就会出现一个亮光点,这个亮点叫做普尔钦斑(Purkinjeimage),跟踪这个光斑就可以得到视线的方向。

这项技术在广告行业中,被用作分析广告效果。向用户展示一张图片,这张图片,可以是海报,可以是三个待选的代言人的相片。通过分析眼动,就能知道用户对图片上的什么元素最感兴趣,然后进行相应的完善。人有时候会言不由衷,但眼睛下意识怎么动,很难控制。

这项技术也被引入了相机,在取景框,用户的眼球看向哪里,对焦就自动追踪到哪里。现在随着手机摄像头越来越精密,像素越来越高,这项技术也会被引入到手机上。

手机监测眼球的方向,理论上也是可以做到的,分析瞳孔的位置,或者在手机广告上设置一个高光区域,然后分析眼球上的反光,都可以做到这一点。再不济,粗略地通过人脸识别检测是否面向屏幕,也是很成熟的技术。当然,这样跳出提示,让用户盯着屏幕,会引发用户的强烈反感。而且,这也涉及APP获得摄像头权限的问题。

其实,用眼动跟踪技术强制用户看广告,是一种非常愚蠢的方式,因为一个完全不感兴趣的人,看完广告,也不会转化为真实的交易,这对广告主来说,毫无意义。相比之下,Youtube的广告方式就聪明多了。

Youtube是一家视频网站,和其他视频网站一样,用户想看的视频之前,都会放一段广告。不过,Youtube上的广告,在播放5秒之后,会出现一个跳过的按钮,用户点击之后,广告就会结束,进入正式的视频。比起那些强行播完1分钟甚至3分钟广告的网站,Youtube的这个方式对用户很友好。

Youtube的这种广告模式,叫做Trueview广告,顾名思义,就是“真实观看广告”,广告商只需要为真实观看付费。如果广告被跳过了,Youtube不会收广告商的钱,只有广告播放到了30秒或播完,广告商才需付费。

那么,这样操作是不是Youtube很良心,不仅让用户跳过广告,播放5秒就跳过的广告,还不收广告商的钱,最后让自己吃亏呢?

实际上这是一个巧妙的商业设计,可以带来用户、网站、广告商的多赢。

用户知道广告5秒可以跳过,时间也不长,用户就会等待这个按钮出现,这5秒之内,用户不会走开,还会盯着广告看。那么,这5秒钟之内,广告的到达率极高。相反,如果用户知道是一个100秒的广告,就会去做其他的事,广告虽然播放时间长,但实际上是无效的。

很多广告都是按曝光进行结算,但曝光之后,有多少用户真正在观看,如何让用户真正地观看,一直是广告业的难点。Youtube用这个方式,就可以提升用户这5秒内真正观看的比例。只要用户看这5秒,广告就有了最重要的5秒,就可以用一个有吸引力的开头来促使用户观看下去。

用户在5秒后,可以随时跳出,而用户在什么时候按了这个跳过按钮,这个指标,对广告商非常有用。

首先,它可以反映用户的属性。用户立刻点了跳过按钮,就证明用户完全对这个广告不感兴趣。如果多看了一会,证明用户是潜在的用户。如果看完了,用眼动跟踪技术强制用户看广告:商业中那些愚蠢的操作则表明用户高度感兴趣。这就反映了用户的属性,下一次对这个用户展示广告的时候,就可以更精准。

其次,这也让广告主增加了一个指标,来评价自己广告的质量。以前广告商要评价自己广告的质量,需要请一些人做访谈,做调查问卷,这都要花钱。而这个机制,让用户都变成了它免费的广告质量评判师。如果一个广告经常被跳过,就证明这个广告拍得不好,需要改进。这样,Youtube上的广告就会更加有吸引力,这对Youtube当然是一件好事。

那么,这会不会导致Youtube损失广告收入呢?其实并不会,因为这只是计价方式不同,广告商只为真实观看付费,但这个价格更贵。打个比方,就像带皮的西瓜便宜,同样重量的西瓜汁就贵多了。所以,Youtube并未损失,反而深受广告商的欢迎。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刘远举

责编陈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