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湖广填四川,是指发生在清朝的一次大规模的移民。据说,有湖北、江西、福建、广西等十几个省份的居民也在移民行列之中。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四川经过战乱,导致人口急剧减少。因此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吸引外地移民,其中以湖广行省人口最多。以成都为例,清末《成都通览》曾描述“现今之成都人,原籍皆外省人”;其中,湖北15%,湖南10%,河南、山东5%,陕西10%,云南、贵州15%,江西15%,安徽5%,江苏、浙江10%,广东、广西10%,福建、山西、甘肃5%。
本文曾经发于川西之声5,但它已经于2017年3月5日阵亡,里面的东西已经尸骨无存,无法查看了,我准备陆续把天涯上有底稿的图文挑一些发到川西之声6,方便大家查看,也算是对前几代川西之声的纪念吧:
湖广填四川:中华移民的世纪悲歌
来源:最爱历史本尊
1
康熙二十一年(1682),当新任四川荣昌知县张懋尝,带着7位随从抵达荣昌县城时,他万万没想到,一场猛兽之祸由此开始。
当张懋尝进入荣昌县城后,让他目瞪口呆的是,全城死寂空无一人,“蒿草满地”。正当大伙感觉纳闷时,突然,一群老虎猛地蹦了出来,张懋尝主仆八人惊恐之下慌忙逃命,怎奈虎口凶猛,转眼间,张懋尝的7个随从,就有5人丧生虎口之下。
张懋尝从虎口下侥幸逃生的这一年,清廷刚刚平定三藩之乱中吴三桂进入四川的军队。此时,从明朝末年的张献忠屠川,到清军与明军的厮杀,再加上历时八年之久的三藩之乱(1673-1681),历经四十多年的战乱、厮杀、虎害和瘟疫等天灾人祸,四川全省人口已经从明朝万历六年(1578)的600万人,锐减至不足50万人。全省90%的人口丧亡,“合全蜀数千里内之人民,不及他省一县之众” 。
其实,早在公元263年的三国蜀汉末期,四川人口就已高达百万;到南宋末期,四川人口更是一度增长至近千万;此后在蒙古人的屠戮下,四川人口锐减,经历明朝的移民和繁衍生息,到明朝万历六年(1578),全省人口一度恢复至600万人。但没想到明末清初这场历时四十多年的战乱,竟然将四川一度打回了原始社会。
人退则虎进。
早在张懋尝虎口逃生之前,顺治年间,四川南充知县黄梦卜就向上级汇报说,他原来在南充招徕了户口人丁506人,没想到这批人被老虎吃掉了228人,病死55人,“现存223人”。黄梦卜不死心,又招徕了74人到南充落户,没想到,这74人中,又有42人被老虎吃掉了。
据《南充县志》记载,当时的县衙门、学宫全部成了老虎的洞窟,以致南充知县黄梦卜无比感慨地说:
“夫南充之民,距府城未远,尚不免于虎毒,而别属其何以堪哉?”
2
老虎横行四川的时候,康熙皇帝也非常烦恼。
其实早在康熙的父亲顺治年间,顺治十六年(1659),清兵攻占了整个四川,但统计人口发现,整个四川,官方所能掌握的人口,竟然只剩下16096丁(户)、共92000多人。正当清廷开始招徕国内各地人口到四川开垦时,不料三藩之乱又起,随后吴三桂的军队进占四川。好不容易恢复起来的几万人口,转眼就在为时八年之久的三藩之乱(1673-1681)中死伤殆尽。
曾经的天府之国,此时已经化为老虎纵横的人间炼狱。四川残破,则国家内陆不稳,于是康熙决定,通过大批量人口移民来填实四川,以此来挽救、振兴天府之国。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一场历时一百多年、浩浩荡荡的“湖广填四川”运动,开始了。
就在荣昌知县张懋尝汇报从虎口逃生的第二年,康熙二十二年(1683),康熙皇帝下发了一道圣旨,号召大清帝国的子民积极前往四川垦荒,并表示四川境内土地,不管原来是有主还是无主,在没人耕种和缴纳粮税的情况下,新移民只要愿意去开垦,垦荒土地就全部归属新移民。
土地,是农业时代人民的命根。只要愿意开垦,就可以免费拥有梦想中的土地,这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饼,而且,这是由皇帝颁发圣旨保护、真实存在的“馅饼”,于是,在临近四川的湖北、湖南、陕西、广东、广西、江西、福建、云南、贵州等地,在人民的口耳相传中,一支奔赴四川的移民大军,开始陆续出发了。
3
关于源流,有一个永恒的命题: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在康熙年间,无数涌动在移民路上的人们会告诉你:
我从湖广来,要到四川去。
在这场“湖广填四川”的大移民中,抢先进入四川的人,也捡到了大便宜。
康熙二十四年(1685),移民到四川广汉的平民张连义,意外发现他抢先抵达的四川广汉凉水井一带竟然荒无人烟,于是,张连义拿着竹签和木片到处“插占”,没多久就圈了2000多亩地,在当时,由于长期战乱后许多土地荒无人烟,因此抢先回川的部分土著,和抢先入川的移民们,只要随便拿个东西“插占”,就可以圈个几百亩乃至上千亩地。
在四川中江,从湖广一带移民来此的刘廷齐,在康熙三十九年(1700)所占的田地“地界旷远”,有时竟然一个多月都不能巡查完:“月余不能履其地。”而在一些偏僻的荒山地区,当时的新移民甚至“由人手指某处至某处,即自行营业”。
手指到处比划比划,你能看到的土地就是你的了,这种在今天看来近乎天方夜谭的奇闻,却是康熙中期,大清帝国真实存在的四川移民圈地景象。
这种任由移民在四川随意“插占”土地的奇观,一度存在数十年之久,即使到了雍正六年(1728),迁徙到四川的移民,还可以由清廷官方以一夫一妻为一户, “给水田三十亩或旱地五十亩” 。
平定三藩之乱后,在清廷官方的支持鼓励下,经过湖广等各地迁徙进入四川的移民,大概每年为8000户左右。整个康熙年间(1662-1722),湖广等地进入四川的移民大概为155万人。当时,四川部分官员急于丈量土地,以征缴钱粮。对此,康熙反而不着急。有一次,康熙就对四川巡抚年羹尧说:
“为巡抚者,若一到任,即欲清丈田亩,增加钱粮,即不得民心矣!”
康熙的意思是,四川久经战乱、土地空旷,所以先要给移民甜头,等到以后条件成熟了,再来清丈土地、征缴钱粮也不迟。
到了雍正六年(1728),雍正皇帝开始在整个四川推行清丈土地,并实行按亩载粮、按粮征银的税制改革,这也是“摊丁入亩”改革的一部分。
由于到了雍正年间,占了土地要缴税,于是,一些在康熙年间“插占”了大量土地,却又无力耕种开发的暴发户,不得不将大量土地贱价甩卖。雍正时期的四川,只要一两银子,就“可购十亩之地”,甚至还有“鸡一头,布一匹而买田数十亩者。有旷田不耕,无人佃种而馈赠他人者”。
虽然历经明末清初的大规模战乱,但实际上到了康熙、雍正年间,中国实际人口已突破1亿大关。在湖广等人多地窄区域,从四川传来的土地几乎是不要钱,或贱如白菜的消息,震撼了整个湖广地区的人民,于是,人们扶老携幼,目标只有一个:
上四川。
4
以时间来区分,湖广填四川大概可分为三个阶段。
移民入川的初期阶段,大体是顺治十六年(1659)至康熙二十一年(1682),此时期清廷虽然占领四川,但不久就发生三藩之乱,以致移民填川的效果很差。
移民入川的第二阶段,大体是康熙二十二年(1683)至乾隆六十年(1795),长达112 年。这期间,由于清廷官方颁布“开荒即有其田”等土地政策,由此带来了大规模的移民四川热潮。
而移民入川的第三阶段,则是从嘉庆元年(1796)算起,到大概同治年间(1862-1874)终止。此时期,四川爆发“白莲教起义”,再度发生内乱,加上土地已基本被早期移民瓜分殆尽,所以仅有少量移民入川。
有研究表明,明清鼎革之际,中国进入了第4个灾害群发期,由于自然灾害频发,加上地少人多,于是,在号称“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福建,在整个清朝时期共有20多万人选择了移民四川。
当时,世居福建漳州府南靖县隐溪的陈氏,在康熙五十五年(1716)后,整个家族就有2000多口人集体移民四川,并落户在四川金堂。
乾隆十七年(1752),原籍福建漳州府龙岩州溪口县万安里、时年40岁的徐美周,带着28岁的妻子韩氏,用一个箩兜,一头挑着6岁的儿子,一头挑着仅有6个月大的女儿,就这样靠着步行和肩挑,硬是走到了四川,并落户在了今天的重庆市大足县。
当时,湖广填四川的道路主要有三条:第一条是由长江水路入蜀,第二条是由川北的川陕周边旱路入蜀,第三条是由贵州旱路入蜀。
由湖北、湖南入川的移民,最常走的是第一条的水路;由陕西一带入川的移民,则喜欢走第二条;贵州本省、广东、福建、湖南靠贵州地区的移民,则喜欢走第三条。
远离故乡的路,并不好走。
康熙四十七年(1708),来自湖南零陵的王氏兄弟,就记载了他们“阅巫山,度巫峡,历夔关,两岸猿声酸他乡之客,轻舟万重波惊失路之人,早行夜宿,亦步亦趋,经月余”,最终从湖南零陵经长江水路,抵达四川简阳的过程。
5
最早移民四川的路,也是冒险者和苦难者开拓的。
康熙年间,已经50多岁的广东连平人谢子越,听说四川经过长期战乱后“土旷人稀”,毅然认定这是“豪杰可乘之机会”,于是“挈眷西迁”,最终落籍成都华阳。
原籍广东长乐(五华)的教书先生范端雅,则因为饥荒走到了四川。雍正年间,粤东地区连续多年旱灾饥荒,面对当时家乡“凋敝未复”的窘困局面,这位私塾先生奋然而起说:“丈夫志四方,奚必株守桑梓。吾闻西蜀天府之国也,沃野千里,人民殷富,天将启吾以行乎?”于是,在饥荒和冒险主义的驱动下,范端雅最终带着5个儿子一起移民到了四川,并落户在四川叙永。
以当时的交通条件,从湖北湖南邻近一带入川,最快也要一个来月。更远的例如从广东、福建等地出发,则最快也要三个多月。由于路途遥远,很多人为了移民四川,不惜变卖家产、倾尽家财出行。
雍正四年(1726),来自广东兴宁的廖奕珍,就将全部家产变卖后,取得现金120多两银子“入川”,当时,廖奕珍带着妻子彭氏和年龄分别为16岁、12岁和8岁的3个儿子随行,当他们一家5口历经千辛万苦,来到四川荣昌县西街歇息时,已经用光了全部盘缠。“斯时也,盘费既尽,家无斗筲,举目无亲,借贷无门,拮据瘁瘩,固所难言。”
为了冒险到四川寻找幸福生活,来自广东长乐(五华)的钟宏予,于康熙五十九年(1720),带着三个儿子一起启程入川,当走到湖南浏阳时,钟宏予已经是身无分文。钟宏予只得带着三个儿子留居在湖南浏阳,靠着砍柴卖柴为生,经过“奋力斩棘披荆,樵采三年,珠积寸累”,才终于攒了100多两银子。于是,雍正元年(1723),钟宏予带着三个儿子再次出发,最终历时40多天,步行到了四川简阳县踏水桥,并在当地安家落户。
来自广东的曾廷槐,也在康熙年间带着弟弟们从粤东出发入川,当步行到半路时,他们的路费已全部用光。当时,曾廷槐的六弟和七弟都还小,于是二弟主张将两个年幼的弟弟都给卖掉来换路费,曾廷槐坚决反对。他说:
“兄弟同气也,忍割同气以自生乎?亲灵必难相容也!”
于是,曾廷槐将自己穿的衣服和妻子陈氏的首饰全部卖掉“以资前行”,最终才得以步行到了四川金堂,后来,他们落户在四川简阳,并以租田耕耘谋生。
蜀道难行,蜿蜒崎岖,却也彰显情义。
康熙年间,来自湖南安化的谌安仕,靠着一根扁担和两个箩兜,将两个年幼的弟弟谌安忠、谌安位,一路挑到了四川三台县景福镇。二十多年后,弟弟谌安忠娶妻生子,他的后裔为了纪念伯祖谌安仕疼爱弟弟们的情义,特地在景福镇建了一所“笃祜祠”来纪念谌安仕,这座祠堂有一副对联,联文写的是:
友爱笃前人,三千里外双肩弟;
贤劳感后辈,二十年来一报功。
6
入川路上,虎患也是严重的考验。
康熙十年(1671),四川广安邓氏家族的祖先之一邓绍祖,在从广东返回四川广安的途中,“为虎所食”。
清朝初年的四川地区,在顺庆府和保宁府,甚至发生老虎成群游荡吃人的现象。清初文人沈荀蔚就在《蜀难叙略》中记载,顺治八年(1651)春:
“川南虎豹大为民害,殆无虚日。乃闻川东下南尤甚。自戊子(顺治五年)已然,民数十家聚于高楼,外列大木栅,极其坚厚,而虎亦入之,或自屋顶穿重楼而下,啮人以尽为度,亦不食。”
沈荀蔚记载说,由于虎患太过严重,当时在四川省内的移民如果要去河边取水,甚至要组织一帮人马,敲锣打鼓持火把、拿着武器才敢出门,以此来恐吓老虎,但即使是这样,在清朝初年的四川,还经常听说某某州县的人,全部被老虎吃光了:
“如某州县民已食尽之报,往往见之。遗民之得免于刀兵饥谨疫疠者,又尽于虎矣。”
四川广安文人欧阳直在《蜀乱》这本书中记载说,当时移民入川的风险非常大:
“四川遍地皆虎,或七八,或一二十,升楼上屋,浮水登船。此古所未闻,闻亦不信。”
欧阳直记载道,有一年夏天,他乘船从宜宾去泸州,竟然见到长江两岸的沙滩上,有许多又肥又壮的老虎在晒太阳。船靠泸州时,又见数十只老虎“逍遥江边,鱼贯而行”。欧阳直有一天晚上夜行,竟然在月光下见到四只老虎,幸亏藏匿在草间,才得以幸免于难。
而比残酷的虎患更恶劣的,是移民环境的恶化。
在清廷的政策鼓励下,整个康熙年间(1662-1722),来自湖北、湖南、陕西、广东、广西、福建、贵州、云南等地的移民前后达155万人之多。到了雍正时期(1723-1735),由于开始丈量土地,限制人口流入,此时移民潮有所降低。但到了乾隆、嘉庆年间(1736-1820),清廷再次放开限制,前往四川的移民又增加了420万人。
由于移民剧烈猛增,后来的移民已经错过了早期通过“插占”即可大量占有,或廉价购买土地的黄金时机。于是,在乾隆、嘉庆年间,经历千辛万苦抵达四川的移民们尴尬地发现,四川早已并非先祖们传说中的天堂。无奈之下,他们只得靠着帮人做佣工,或者租田佃种方式谋生。
到了乾隆时期,整个四川的土地已经是“开垦殆遍,几于野无旷土了”。
乾隆八年(1743),四川巡抚纪山在奏疏中说:
“查湖广等省外来之人,皆因误听从前川省地广人稀之说,群思赴川报垦,不知川省已无荒可辟。”
与康熙年间抵达四川、许多能当上地主的农民不同,到了乾隆年间,四川即使是荒山野岭,也几乎已开垦殆尽。
定居于四川成都龙泉十陵的卢氏人川始祖卢仁彦,当初就是在乾隆二十三年(1758),从粤东历经三个多月的艰苦跋涉,才抵达四川华阳。
满以为是到了黄金天堂的卢仁彦,此时才发现四川已是无地可占。无奈之下,为了养家糊口,卢仁彦在抵达四川华阳的第三天,就开始帮别人耕田。他的二儿子帮人做佣工,三儿子则帮人放牛来谋生。
原籍广东兴宁的14岁的客家少年刘秀标,在入川抵达重庆江津县油溪镇后,以帮人放牛谋生。所幸这家女主人很有同情心,把他当做儿子一样照顾,到了晚上还帮刘秀标缝补衣服。由于刘秀标的衣服长期没有洗涤,不仅又脏又破,而且长满跳蚤,为此女主人还将他的衣服拿去“蒸湔”。
此前,刘秀标的兄长刘秀桂先行入川,当刘秀标找到哥哥时,才发现兄长由于帮别人当石匠,不小心被石头砸伤了脚,“成脓疮”。于是刘秀标到处为哥哥求医问诊,好不容易把哥哥的脚治好后,兄弟俩却花光了所有的钱财。无依无靠的两兄弟,最终在重庆街头被迫沦为乞丐。
而刘秀标、刘秀桂兄弟的遭遇,也是湖广填四川期间,部分赤贫移民艰辛生活的一个缩影。
7
至此,在进入嘉庆年间(1796-1820)后,随着四川土地的开垦殆尽,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潮,最终逐渐减弱,并在同治年间(1862-1874)后彻底消失。
历经从顺治十六年(1659)到乾隆六十年(1795)前后断续的移民潮,在湖广填四川近600万移民的补充下,四川的人口,从康熙二十年(1681)的大约50万人,逐渐恢复至康熙六十一年(1722)的231.6万人。到了乾隆四十一年(1776),四川实际人口突破了1000万。
到了嘉庆十七年(1812),四川人口已达到2071万。宣统二年(1910),四川人口更是达到了4800万。而四川庞大的人口基数,也为抗战期间,国民政府依托四川、最终取得抗战胜利奠定了伟大的根基。
可以说,今天的四川人,融合且激荡着整个中华民族的血脉,我们唇齿相依、自古一系。
而故乡,始终是难以忘却的存在。
在先祖移居四川一百多年后,光绪二十一年(1895),后来位列“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进士、刑部主事刘光第(1861-1898)回到了福建武平的先祖故乡。
刘光第的先祖,是在康熙五十一年(1712)从福建武平县湘坑湖村,移居四川富顺县杜快铺卢家嘴。作为四川刘姓族宗返回原乡第一人,当刘光第返回福建武平时,宗亲们特别为他在祠堂举行了接风宴会,并引领他祭拜祖先灵位。此后,刘光第还脚穿麻布草鞋,跟随宗亲祭扫祖墓。为此,刘光第特地写了一幅对联,联文曰:
数千里闽蜀一派源流;
十几世祖孙同年乡会。
为了寻找故乡,民国军政强人杨森(1884-1977),和他的祖先们,则整整找了200多年。
当初,杨森的先祖杨兴阶,于康熙年间(1662-1722)从湖南衡阳县草塘村移居到了四川广安,到了民国初年,杨家在四川已繁衍9代,杨森是第7代孙。杨兴阶在临死前曾经嘱咐子孙们说:“我的老家在湖南衡阳草塘,你们有机会时,要去寻宗认祖,切莫忘记。”
杨兴阶的这个口头遗嘱在四川广安杨家世代相传,但子孙们传到后来,却把“衡阳”两个字给传漏了,成了“湖南草塘”,但湖南有70多个县,“草塘”究竟是在湖南哪里呢?
一直到1937年,杨森带领军队出川抗日,入湖南设防时,几经周折,终于获悉草塘村是在衡阳。为了迎接杨森回乡认亲,1941年夏天,湖南衡阳草塘村杨氏宗亲们,为他举行了盛大的返乡认亲仪式。杨森则为草塘村的杨氏宗祠题写了对联:
数传自巴蜀归来,得拜祖宗,欢腾一族;
千载冀衡湘子弟,共矢忠勇,捍卫中华。
返乡认祖后,杨森特地在草塘村住了4天,以此怀念乡情。
而记载祖先于乾隆时期,从广东兴宁移居四川奉节的《刘氏考订族谱》,则有一副联诗写道:
骏马骑行各出疆, 任从随地立纲常。
年深外境皆吾境, 日久他乡即故乡。
他乡吾乡,从湖广到四川,作为中国人,我们始终不曾分离。
相关资料:湖广填四川几大姓氏
记者22日从华中师范大学《荆楚全书》编纂中心获悉,截至目前,收集整理明清至民国“湖广填四川”移民宗谱达500多部,100多种姓氏2000多个(分支),揭示出了“湖广填四川”移民的主要路线图。
集移民宗谱中以邓氏、屈氏、甘氏、李氏、夏氏、李氏、洪氏、阎氏、董氏、梅氏等居多,许多家谱都有江西等地迁来湖北及转迁四川等地的记载。其中,洪氏宗谱记载有“始祖朝宗由江西迁居吴王古都鄂城县塔桥,为洪氏宗派祖籍洪家港由此而得名……”等详细内容;李氏家谱中也记载始祖由江西移籍黄冈,分支转迁麻城后又迁往四川的内容。
记者看到,有些姓氏家谱不仅记载了家族迁史,还透露出了一些重大历史信息。梅氏宗谱中有回复抗清名将袁自如(崇焕)一文,文中记有“今日言之则为过后话不妄之切齿,极于昔年献俘之日矣远人子女六七岁上下者,皆充作俘寇……”等史实。
此次收集的移民家谱大都来自江西、湖北、湖南、四川、台湾等地及新加坡等国。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名誉会长周国林认为,在当时明清统治者强迫移民推力下,江西的移民大量涌入麻城,麻城移民几乎同时涌出迁往四川,从而形成中国历史上最大移民潮之一。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川渝两地70%的“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来自麻城孝感乡,印证了“湖广填四川,麻城占一半”的说法。而根据移民宗谱内容显示,由湖北麻城、宜昌、武汉等最终经长江三峡水路,进入四川是“湖广填四川”移民的一条主要路线。
在中国移民历史上,清代前期的“湖广填四川”是历史上引人注目的重大事件。四川之所以要“填”,是人口极度稀少,需要充实。明末清初30年战乱,四川被祸最惨。1644年,张献忠率领农民起义等入川,12月称帝建立政权,国号“大西”,定成都为“西京”。四川成了四战之地:明军滥杀,清军滥杀,地方豪强滥杀,乡村无赖滥杀邀功,张献忠也有滥杀之嫌。继而是南明与清军的战争;还有吴三桂反清后与清军的战争。四川人民遭到了一次次的战乱和屠戮。据官方统计,1668年四川成都全城只剩下人丁7万人。一些州县的户口存损比例,原有的人口只剩下10%或20%。四川全省残余人口约为60万人。
清政府在统一后,施行了一系列“填四川”政策;主要是鼓励外省移民入川垦荒。如规定凡愿入川者,将地亩给为永业。各省贫民携带妻子入蜀者,准其入籍等。对入四川招民优惠政策与各级官吏的政绩升迁、奖励垦荒招民紧密联系起来;在赋税政策上实行额外的优惠。康熙下诏对移民垦荒地亩,规定五年起才征税。并对滋生人口,永不加赋。还规定对移民原籍地当局和入四川落业定居地当局,要求配合移送核实,安排上户籍、编入保甲。这些政策为移民创造了好的环境和条件。
第一,广安州(广安)“惟湘鄂特多,而黄麻永零尤盛”。据《光绪广安州新志》提供的数据,湖北黄、麻籍占入广安州人数的26.64%。湖北、湖南合计约占60%。
第二,邻水县。据该县志载,移民姓氏有65种之多,其中“湖北籍最多,尤以该省之麻城为最。”其中著名的有清代大理寺正卿甘家斌、台湾挂印总兵包永才等著名望族都是麻城人。甘氏前已提及。包氏在“明洪武年(1371年)麻城孝感乡包元恒率领同族移住兴仁乡绿豆湾落业,现集中分布于兴仁、护邻、石滓等地”。
第三,新宁县(今开江)明代麻城移民大姓有张姓,原籍麻城,明洪武二年迁入分别落业于接龙桥、沙树湾、张家湾传至18代。清代移民有麻城郑、高、薛姓。
第四,彭县(现名:彭州市,又名天彭。属于成都市管辖内县级市)。明代移民有麻城周氏明初迁蜀,居彭县野鸭河,今万年乡一带。黄姓清康熙年间由麻城迁居彭县升平八字坪。
第五,金堂县。大姓张氏,于前明时由麻城迁居金堂县关东外,数世科举。至今15代。
第六,宣汉县。元代有王姓、向氏、冉氏、袁氏由麻城迁入。明代有49支姓氏迁入,其中麻城占据22支。清代迁入18支麻城3支。
第七,南部县。王姓一支是清初从麻城迁入,至今约传20代,以住地形成名者120处。不少乡有宗祠。张姓是清康熙36年由麻城入县,至今传16代。
第八,岳池县。康姓祖籍麻城,清康熙23年迁入县三乡;范姓祖籍麻城,也是同一时期入本县四乡;傅姓麻城孝感乡,清乾隆12年入本县。蒋姓于清康熙21年迁入6个乡。此外南充县、潼南县、新都县等麻城迁入者都比较多。
范文一:湖广填四川与安岳姓氏源流湖广填四川与安岳姓氏源流
安岳县古称普州,位于四川东部,东邻重庆大足,南连内江,西接资阳,北靠遂宁,西北距成都166公里,东南到重庆174公里,是成渝两市捷径中点,古为巴蜀分治地。北周建德4年(575)置
县,因治所在铁峰山,“安居于山岳之上”,故名安岳。县域面积约2700平方公里,辖70个乡镇,人口154万,地形以丘陵为主,鱼龙乡、乾龙乡一带为县地理中心。据有关史料记载,在“湖广填四川”这一史无前例浩荡的移民大潮中,当时“户不盈十,丁不满百”的四川安岳,在历代尤其是康熙29年(1690)以后,就大量接收了来自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江西、浙江、福建、陕西、甘肃等省数万移民来县定居。
根据安岳县志及热心网友提供的相关资料,我最近收集整理出了历代外省移民(当今许多安岳人的入川始祖)迁播安岳县姓氏源流及分布状况,希望对苦苦寻祖的你有所帮助。
氏族 迁入时期 迁出及定居地点
杨氏 明、清年间 由杨俸英于明洪武年间自湖北麻城孝感乡迁安岳永康乡;一支于清雍正年间由江西吉安迁安岳县永康乡。
清康熙年间 湖南泸溪县一都阳始祖杨景聪后裔在康熙35年至58年间先后迁居安岳县各乡:康熙58年(1719)景聪公第14世孙杨宣泰由湖南泸溪县永兴场乡一都阳桐木冲迁安岳喜井乡石庙寺(遗址在三耳石罗家坡)下庙河沟(今鱼龙乡高塘村九组);一支由杨启海迁喜井乡长徐沟(今协和乡);
一支由杨启像迁喜井乡石庙沟(今鱼龙乡彭堰村龙桥坝);一支由杨启银迁喜井乡半边寺(今横庙乡);一支由杨秀益迁喜井乡石板场(今石板乡);一支由杨秀兴迁永康乡毛店子场朝阳洞(今朝阳乡);一支由杨秀聘迁喜井乡鱼龙嘴(今乾龙乡);一支由杨荣韬迁喜井乡龙桥(今兴隆镇);
一支由杨再思后裔各房康熙年间自湖南湘西州迁安岳各场。
一支由杨承金、杨承裕、杨承著、杨承璋、杨承瑛于清朝康熙36年(1697)10月自湖广靖洲府会同县若水乡管洲村迁永康乡吴家凹(今千佛乡桥亭村)、刘家扁(今千佛乡桥亭村)、胥家沟(今千佛乡庙坡村6组)、杨家沟(今周礼镇马鬃岭)。
一支由杨登贵于康熙36年(1697)自湖广永州府东安县宣义中乡新塘石除岩迁安岳县永康乡高石坎(今驯龙镇);一支由杨应学于康熙54年(1715)二月初十自湖广永州府东安县宣义中乡新塘石除岩迁安岳县同化乡九龙寺河边场(今九龙乡李家沟)。
龙氏 清朝年间 一支由龙习承于康熙3年(1664)迁安岳县折桂乡吞口房子(今龙台镇花沟);一支由龙玉升、龙当升于康熙丙午年(1666)自湖南零陵县开善乡隆庆里中旱冲沙田坝迁安岳县长林乡菜子沟(今石羊镇冷家坝),又于康熙57年(1871)再迁今思贤乡白石岩;一支由龙朝科于康熙36年(1697)自湖南新宁县太平村迁安岳县附廓乡天堂观(今通贤镇花台村),一支由龙正实于康熙35年(1696)自湖南新化县大阳乡八都湖清坪迁安岳县附郭乡龙家沟、关田沟(今石鼓乡、八庙乡);
一支由龙胜德于康熙36年(1697)自贵州石阡府杨焉口司铜仁坪乡后寨坡迁安岳县附廓乡五显庙(今人和乡);一支由龙有灼、龙有焕、龙有秀、龙有松、龙有文于康熙36年(1697),龙有纯于康熙57年(1718)均自湖南新化县大阳乡八都、九都时荣桥、清坪、茅坪一带迁安岳县同化乡石佛场(今新民乡、文化镇一带);一支由龙安法于康熙42年(1703)自湖南省邰阳县小东路万安一都桐江村龙公桥(今邵东县火厂坪镇龙公桥)迁安岳县长林乡瓦窑沟(今石羊镇毗卢洞坎下油坪村);一支由龙三聘、龙三益、龙三让于康熙45年(1706)自湖南零陵县孝悌乡青湘里十甲九井塘迁安岳县咸通乡骑龙屋基(今两板桥镇龙家寨石龙山);一支由龙启享于康熙45年(1706)自湖南绥宁县迁安岳县长林乡木厂沟(今护龙镇);一支由龙昌宗、龙昌辅于康熙45年(1706)自贵州铜仁县大黔塘堤溪司新花寨核桃屋基避祸迁安岳县赖兴乡腊尔沟龙家高嘴、石坝子(今元坝镇双堡村、西泉村,护建乡蔡家坪);一支由龙奇寿、龙奇祥、龙奇禄于康熙46年(1707)自湖南绥宁县长铺乡游家湾、杆子村1组迁安岳县长林乡、咸通乡一带(今双龙街乡河弯村3组土地坝桂花屋基、锣鼓村5组龙家沟,石羊镇石堡村,两板桥镇玉井村罗家坡大土岩,瑞云乡龙家坝、小埝村老人寺沟);一支由龙升须、龙升朝于康熙年间自湖南新化县大阳乡茅坪迁安岳县喜井乡龙家坳(今协和乡),后迁永清镇龙家坡和李家镇磨滩龙家沟;一支由龙仓石于康熙47年(1708)自湖南芷江县西龙乡王利山(今龙坪乡)迁安岳县咸通乡王家场(今白塔寺乡铜鼓村);一支由龙朝建于康熙46年(1707)自湖南麻阳县盈美乡大禾田迁安岳县长林乡龙家嘴(今顶新乡),现后裔居顶新乡三星寨、石羊镇瓦窑沟、双龙街乡龙家嘴;一支由龙有先于康熙50年(1711)自湖南东安县恭中乡九甲大龙岩棉花田迁安岳县咸通乡仙家沟(今白塔寺乡李家湾),后裔现居忠义乡余家坝、观音沟、夏家沟,合义乡油房坝,李家镇平桥,大足铁山坪、双河、中敖等处;一支由龙承彪于康熙50年(1711)自湖南绥宁县迁喜井乡龙家沟(今翻身乡);一支于康熙年间自湖南绥宁县东山汕村乡迁安岳县永康乡潘龙寺(今千佛乡李子坪);一支由龙汉云于康熙48年(1709)自湖南绥宁县东山汕村四甲岩脚团迁安岳县附廓乡一带(今八庙乡吕家沟,民主乡石锣沟,天马乡龙家湾,来凤乡大、小龙家湾);一支由龙远祯于康熙年间自湖南绥宁县东山汕村乡迁安岳县附廓乡虾拔埝(今通贤镇);一支由龙志立于清康熙年间自湖南绥宁下二里深江坪口迁安岳县永康乡抵阳邑李广坝(今华严),后于康熙丙申年(1716)和雍正10年(1732)再迁沿摊子(今建设乡);一支由龙开秀于雍正7年(1729)自湖南零陵县开善乡隆庆里沙里坝平冲桥迁入
安岳县同化乡东岳庙石仓沟、油房坝(今岳源乡)。
余氏 元至正七年 由湖广迁永康乡余家坝(今驯龙镇)。
汤氏 明、清时期 因汤佰坚于明朝时期官蜀为资州治迁安岳县;一支由汤绍恩于清初迁安岳在城乡陶吊坝(今城北乡);一支于清初迁安岳折桂乡各场(今长河扁、姚市镇)。
郭氏 明初 由湖北麻城孝感乡迁安岳永康乡郭家坝。
蔡氏 明、清年间 由蔡道真于明洪武初年自河南考城官蜀,迁居安岳赖兴乡(今元坝镇),后迁安岳在城乡马家场(今思贤乡);一支由蔡定秀于雍正2年(1724)自湖广长沙府湘乡县迁安岳县永康乡鱼剑滩、小河沟(今自治乡河坎村一品沟)。
田氏 清康熙年间 由田太祥迁安岳县折桂乡老人沟田家湾。
严氏 清顺治年间 由严畏时自贵州印江县迁入安岳县。
王氏 明洪武年间 一支由湖北迁安岳县折桂乡龙台场(今龙台镇);一支于清康熙年间由湖北麻城迁安岳县保安乡(今和平乡、李家镇一带);一支于清康熙43年由湖南永州府迁安岳县长林乡高升场(今高升乡)。
傅氏 明、清时期 由傅德安、傅德宽于明洪武年因官入川,居安岳永康乡;一支由傅明于清时自贵州思南府安花县木王朗溪司锡牙场磨盘溪洞迁安岳县长林乡(今石羊镇、林凤镇一带)。
罗氏 清康熙年间 由罗仁清自湖南邵阳迁安岳县永康乡胡家沟、象鼻嘴、高屋基、分水岭;一支由湖南省零陵县崇文乡迁安岳县各场。
李氏 明、清时期 由李南山、李成桂于明洪武年自湖北麻城县因官入川,居安岳县永康乡。一支于清初由湖北、贵州迁安岳;一支于清康熙年间由贵州思南府安化县迁安岳永康乡;一支于清康熙年间由李枝茂自湖南永州府东安县迁入安岳县永康乡田家。
邹氏 明成化年间 由江西新余县迁安岳县折桂乡龙台场(今龙台镇)。
邱氏 康熙年间 由邱尚明、邱尚贤、邱尚德三兄弟康熙年间从湖广省永州府祁阳县迁入安岳县咸通乡桑吉沟邱家坝(今鼎新乡)。
彭氏 明天启年间 由贵州迁安岳县折桂乡三堆石(今云峰乡)。
陈氏 明、清年间 明末由江西南昌丰城迁安岳县永康乡;一支由陈万超于清初自湖广省宝庆府迁安岳县黄草坝。
孔氏 清初 由孔衍昭迁安岳县在城乡(今永顺乡)钟家坝。
张氏 明末清初 一支由张正迁于明末清初(约公元1652—1712年音间)由湖广辰州府(今湖南泸溪县)樟木堰打铁街迁居安岳县喜井乡石盘(今李家镇燕窝村张家坡)。
清康熙年间 一支由贵州迁安岳县附郭乡、折桂乡(今通贤、龙桥、长河扁、姚市镇等地);一支于由湖北迁安岳县永康乡;一支由江西吉安府泰和县迁湖广(今湖南)长沙府宁乡县十都十合乡十科
里胡田冲金鸡庙大堂冲,于康熙年间再迁安岳县咸通乡(今两板桥镇)五甲龙家沟楠木屋基居住,又迁保安乡毛草屋基(今李家镇高屋乡九村三组)落业。
文氏 清康熙43年 文兴义携五子由贵州思南府安化县迁安岳县喜井乡。
荣氏 清康熙年间 由湖广迁安岳县喜井乡。
曾氏 清康熙年间 由湖南宝庆府邵阳县于康熙41年(1702)迁安岳县永康乡陈家沟;一支由湖南省新化县于康熙年间迁安岳。
蒋氏 清康熙年间 蒋应元由湖南永州府零陵县迁安岳县同化乡(今天宝乡)黄家沟;蒋世慕于清康熙56年
由湖南宝庆瘵武岗州迁安岳县在城乡(今思贤乡)段家沟;一支于清康熙年间由湖南元州府迁安岳县在
城乡、长林乡(今永顺、大佛、复兴、石羊等地)。
袁氏 明洪武2年 由袁应福于明洪武2年(1369)年正月迁安岳县折桂乡(今龙台镇)袁家坝。
龚氏 清初 由贵州迁安岳县喜井乡龚家沟。
黄氏 康熙年间 由黄昌福于康熙35年自江西省游龙宝牙鼓团及官州白石鲁冲下团迁安岳县永康乡胡家沟白鹤林;一支由俊国公后裔于清康熙年间从江西省赖兴乡跳登坝迁安岳县喜井乡夹石寺,另一支俊国公后裔于清康熙年间自湖广靖州府绥宁县永宁乡下八里迁安岳县附郭乡(今通贤镇);一支由黄甲魁于清康熙14年自湖广直隶靖州府西陵县黄花园迁安岳县咸通乡赤云沟;一支由黄全清于康熙50年自
湖广靖州宁县迁安岳县保安乡(今李家镇);一支于康熙年间自湖南零陵迁居安岳;一支由黄公梁自湖南会同县迁安岳县。
徐氏 清康熙年间 由贵州迁安岳县永康乡。
丁氏 清康熙年间 由湖北麻城县孝感乡迁安岳县永康乡千佛场(今千佛乡)。
刘氏 明、清年间 明末清初由湖南迁安岳永康乡镇子场(今镇子镇);一支于清康熙年间由江西迁安岳县在城乡各场(今安岳县城附近几个乡镇)。
江氏 清时 由湖北麻城县迁安岳附郭乡鸳鸯场(今鸳大乡)双河嘴。
康氏 清初, 由湖南辰州府迁安岳县同化乡清流场(今清流乡);一支于清康熙40年迁安岳附郭乡、永康乡。
谢氏 清康熙年间 由湖南迁安岳县长林乡石羊场(今石羊镇)及近城各场;一支由广东嘉应州平远县石正乡于清康熙35年(1696)迁安岳各场,1940年代有从安岳镇子镇高家沟迁出者。
唐氏 清康熙年间 由唐正荣自湖南永州府零陵县迁安岳县在城乡各场。
冯氏 迁居安岳县折桂乡凡山(今姚市镇)。
何氏 迁居安岳县折桂乡、长林乡(今毛家、东胜、龙台一带)。
陶氏 由南京十字街迁居安岳县同化乡清流场(今清流乡),后迁在城乡(今城西乡)。
周氏 清康熙年间 由周正道于康熙49年(1710)自贵州省思南府安化县蛮夷司饶家坝(今思南县思塘镇家坝)迁安岳县永康乡镇子场(今镇子镇);一支由湖北迁安岳县永康乡周礼场(今周礼镇);一支由
湖南迁安岳县长林乡高升场(今高升乡);一支由湖北黄州迁安岳县折桂乡灯笼坝(今长河扁)及马家场毛家堰(今思贤乡)。
卿氏 清康熙年间 由卿代信于康熙59年(1720)自湖南新化县迁安岳县长林乡滥田沟,再由其后裔卿必映于乾隆40年(1775)又迁喜井乡张家湾住耕,后卿献贵复迁卿家湾。
川西之声简评
我是带着一种非常崇敬的心情阅读完这篇文章的,并且眼为之湿也。
我们四川大地,包括重庆,原来其实是一个移民大省,而这个地方真正的土著居民,可能已经很难找到了。
现在生活在这里的人,绝大多数是来自湖北、湖南、陕西、广东、广西、福建、贵州、云南等地。感谢这些省,那里,也是我们的故土!
豪门望族,家有族谱者,还知道自己一脉来自何处,祖老先人都是哪些;像我们家这一脉,估计不但弱贫,且为文盲,没有族谱传下来,我也最多记得我的爷爷的名字和样子,还有他的几位哥哥和弟弟,他们都已经午后过世了。
我感觉自己,就是沧海中的一滴水,茫茫大地上的一粒土,我不知道自己从何处来,也不知道自己最终会到何处去。
只与同好争高下,不共傻瓜论短长
川西之声1和川西之声3已经阵亡,天下无其坟,青草深处有芳魂。
川西之声5第四次被禁已于近日重见天日十一天之后,也死了。
川西之声, 活一天
就发一天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