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政府各委、办、局,各街道办事处、彭浦镇政府:
《苏河湾地区“...
区政府各委、办、局,各街道办事处、彭浦镇政府:
《苏河湾地区“十三五”规划》已经区政府第31次常务会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苏河湾地区“十三五”规划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上海建成“四个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决定性阶段,是静安区打造中心城区新标杆、上海发展新亮点的重要阶段,也是苏河湾地区承前启后、实现功能和形态双升级的关键阶段。为全面贯彻市委、市政府相关要求,落实区委、区政府统一部署,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特编制本规划。
本地区规划范围为:东至罗浮路—河南北路,西至苏州河—安远路—江宁路,南至新闸路(石门二路以西)—北京西路(石门二路以东),北至铁路沿线,占地4.3平方公里,区域内苏州河北岸岸线长4.7公里,南岸岸线长1.6公里。
一、以新理念引领未来新发展
(一)“十二五”时期的主要成绩
“十二五”期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苏河湾地区紧抓机遇、攻坚克难,以区域开发为核心,以实施重点项目为抓手,高起点、高标准推进城市形态建设,推动区域发展品质提升、产业加快集聚,融合国际商务、文化、休闲和居住等多元功能的中央活动区已初见雏形,发挥了积极的辐射和带动效应,成为全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
经济增长贡献见成效。不断加快发展步伐,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日益提高。区域内税收超亿元的楼宇达到11幢,区域企业五年累计实现区级税收90.44亿元,年平均增速为15.9%,占区级财政收入的比重近25%。
区域开发建设显形象。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不断加快区域开发建设,集聚落实了大悦城、宝格丽酒店、华侨城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重大项目,已建成高端商务商住等楼宇载体96万余平方米,地区品牌形象和区域价值稳步提升,为优化空间布局、构建上海新地标打下坚实基础。
产业功能培育出成绩。加快优势资源集聚,初步构建了金融、人力资源、商贸、文化创意四大现代服务业体系。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域建设积极推进,金融及衍生服务业发展较快;创建中国上海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集聚了任仕达集团、诺姆四达集团等130多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北部不夜城地区商业业态更新升级,引进宝格丽酒店、创意办公楼、品牌旗舰店等高端商业商务,为区域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人气;依托华联新泰仓库等历史建筑,积极引入以设计、媒体、艺术、广告等为主的文化创意产业,为打造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带奠定基础。
城区品质提升创佳绩。旧区改造取得明显进展,全面完成西部35.8万平方米的旧区改造。进一步优化区域空间布局,以苏河湾绿地、海宁路高层组团、大悦城和华侨城高层组团为依托,商务空间、公共空间和商业空间协调发展;以浙江北路绿轴为连接,苏州河滨水景观和历史人文元素由南向北进一步延伸。环境建设品质获得迅速提升,城市的景观生态网络不断完善。公共服务配套更加健全,引进上海外国语大学苏河湾实验中学,完成苏河湾沿线健身步道建设等。
文化传承保护呈亮点。重点修复扩建了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打造战争遗址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全市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地标。充分利用沿岸工业遗存,建设上海OCT当代艺术中心、苏河文化会所、四行天地等文化标志性建筑,完成上海总商会的保护性修缮、诚化普善堂的复建等,文化保护与城市更新协同发展。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苏河湾地区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短板。一是区域发展碎片化现象突出。规划的系统性不够,存在一定的碎片化现象,尤其是东部地区缺乏商务商业载体,沿河区域产业项目难以落地,综合功能布局有所欠缺。二是产业能级不足。金融和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高端化、国际化程度不高,集聚企业规模较小,文化设施的利用率和内容丰富度等不足。三是空间形态仍需优化。两岸联动薄弱,没有形成功能优势互补的空间格局,整体风貌不佳,仍然存在景观割裂,开放型、公共性空间较为缺乏。四是资源优势尚未充分挖掘。区域内苏州河两岸联动发展尚未实质突破,滨水岸线资源利用不足,滨水街区缺乏脉络延伸,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理念、模式和资本运作等仍需进一步提升。
(二)未来五年的发展环境
全球城市中央活动区功能建设提速。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是上海未来发展的城市性质,“十三五”将是上海加速发展全球城市功能的重要时期。作为全球城市的中央活动区,中心城区的活化和再造至关重要,需要打造若干国际化、网络化的标志性功能区域。苏河湾地区位于原闸北区与原静安区隔河相望的接壤之地,是加快建设全球城市中央活动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打造成为延续历史文脉、展示海派精致的标志性区域。
中心城区建设进入以存量更新为主的阶段。作为面临资源紧约束的高密度超大型城市,上海中心城区未来发展坚守底线思维,由增量建设转向存量建设阶段,以存量用地的更新利用满足未来发展的空间需求,同时做好城市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倒逼土地利用方式向内涵增长效益提升转变,空间利用向集约紧凑、功能复合、低碳高效转变。苏河湾地区作为具有深厚历史文化沉淀的区域,需要积极探索渐进式、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积极打造全市城市更新重建的示范区域。
新静安区的设立对区域缝合发展提出了新要求。2015年底,原闸北、静安两区“撤二建一”,迫切需要在更大范围内统筹资源配置,统一产业规划和功能布局。在“一轴三带”的战略背景下,苏河湾地区作为苏州河两岸人文休闲创业集聚带,已成为带动南北协调、区域缝合发展的关键地区,需要进一步接受核心CBD的辐射和功能转移,着力提高区域整体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区域发展品质和能级,尤其是要加快实现苏州河两岸交通贯通、资源流通、区域连通。
(三)发展新理念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上海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框架以及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总体目标,立足本区建设“国际静安、圆梦福地”的发展定位,紧抓“撤二建一”、打造“一轴三带”的战略机遇,以提品质、强功能、出形象为主线,以“一河两岸”协调发展为抓手,坚持资源联动、交通连接、形态融合、品质协调,加快城市更新、聚集优势产业、凸显文化魅力、促进共建共享,推动苏州河两岸人文休闲创业集聚带发展迈上新台阶,成为中心城区的新标杆、新亮点,上海中央活动区(CAZ)的核心区域。
“十三五”时期发展的基本要求是:
坚持国际视野,促进开放繁荣。主动适应市情、区情变化,以国际视野审视区域发展的新方位,以战略眼光定位区域发展的时代坐标,高起点、高标准推进区域规划、开发、建设和管理。以开放带动发展,构建与国际接轨的营商环境,汇聚全球城市精华,体现国际化大都市繁荣盛景。
坚持高端引领,促进提质增效。充分发挥苏河湾地区地处上海东西发展主轴中心节点的区位优势,依托高品质商务楼宇和完善的综合服务体系,重点发展以人力资源服务、金融、商务商业、文化创新等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体系。推进创新创业、制度改革,集聚高端要素资源,促进结构调整升级,进一步增强区域发展活力和质量。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宜居宜业。聚焦城市更新、绿色发展、环境治理、生态建设等重点工作,推动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推动城市形象和功能配套双提升,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塑造具有亲和力的人性化空间,建设生态良好、社会和谐、智慧低碳、安全便捷的宜居城区。
坚持统筹联动,促进融合发展。紧抓“撤二建一”的历史机遇,积极探索苏州河两岸整体开发的新机制,突破割裂发展的制约,加快推动区域内苏州河两岸文化、交通、经济、人才、产业等资源要素的统筹整合,建立互利互惠、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四)奋斗目标
面向未来的愿景定位是:具有全球城市中央活动区品质的大都会中心。
体现发展新理念的精品城区。贯彻精品意识,推进高起点规划和开发建设,充分体现绿色永续发展,体现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活气息,体现智能化和科技化发展,体现各方资源融合运用,努力成为汇集先进理念和技术、代表卓越的全球城市发展水平的一流中心城区。
国际大都市的城市更新样板。以昌平路—恒通路—曲阜路作为功能轴线,加速推动一河两岸联动发展,以全球城市高端功能集聚和历史文脉传承延续协调融合为主导,以建设国际品质的公共活动空间为重点,展现老上海生活和休闲场景,实现风貌更为突出、配套更为齐全、环境更为优越的城市更新,成为国际大都市中心城区的重建样板。
高端功能集聚的复兴之地。推进高品质商务商业载体建设,促进高端酒店品牌和休闲娱乐业态集聚,打造高端特色明显、人文内涵丰富的区域商圈。深化中国(上海)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建设,积极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本土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打造全国重点人力资源服务枢纽平台。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和金融服务、科技创新、商业商务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实现百年工商基因、百年金融基因与现代产业功能融合发展的城市复兴。
“十三五”时期的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地区发展能级更高、综合实力更强、空间形态更优、城区环境更美,建设智慧、人文、低碳、卓越的“都市之心”。
创新创业活跃的智慧苏河湾。高水平的众创空间和创新载体建设更为健全,区域综合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创新创业者不断集聚,创新创业的活力竞相迸发,形成上海科技创新人才配置集聚的枢纽节点和科技文化融合发展示范区域,成为本区打造“圆梦福地”的重要功能承载区。
历史传承彰显的人文苏河湾。历史文化传承充分彰显,优秀建筑资源得到深度挖掘和保护性开发利用,设计、文化创意、展示展览等功能不断集聚,水岸文化、工业文化、海派文化、爱国主义文化、铁路文化等多种文化交汇共生,时尚和艺术财富云集,成为充满魅力、演绎苏州河“老上海文化”的国际大都市文化新地标。
绿色生态引领的低碳苏河湾。复合功能开发取得明显进展,进一步强化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深入推进海绵城市开发、综合管廊等建设,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的作用,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大限度地减少,低碳实践示范的要求得以落实,绿色永续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生活品质宜人的卓越苏河湾。区域开发建设品质显著提升,“一河两岸”协调发展,空间和功能布局进一步优化,公共设施体系更加完备,智慧城区加快形成,现代化商圈升级,生态环境更为友好,让人民群众享有天蓝、地绿、水清、路畅、景美的宜居生活,打造上海中央活动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上海中心城区的新地标。
表1 “十三五”时期苏河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属性
2020年
经济增长贡献
1
区域内企业实现年平均区级税收
亿元
预期性
115
2
新增商业楼宇面积
平方米
预期性
170万
3
国际组织地区总部企业及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企业
家
预期性
按照商务委下达指标
城区品质提升
4
新增亲水岸线
公里
预期性
2
5
新建滨河公共配套服务设施
处
预期性
2-3处
生态环境友好
6
新增公共绿地
公顷
约束性
8.39
7
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比例
%
预期性
按照低碳建设导则
文化保护传承
8
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开发面积
平方米
预期性
7.1万
9
新增文化设施
平方米
预期性
按照要求
居民获得感提高
10
各种形式修缮和整治旧住房面积
平方米
约束性
按照要求
11
新增养老设施
平方米
预期性
按照要求
12
新增医疗卫生设施
平方米
预期性
按照要求
13
完成旧区改造面积
平方米
预期性
13.6万
表2 “十三五”时期苏河湾地区重点开发建设项目
序号
名称
性质
总建面 万㎡
竣工日期
1
1街坊上海总商会修缮
商办
0.4
2017年6月
2
13街坊圣和圣广场三期
住宅
6.5
2017年12月
3
95街坊商办楼
商办
9.9
2017年4月
4
118、119、120街坊苏河洲际中心
商住办
29.5
2017年12月
5
60街坊商办楼
商办
13.6
2017年6月
6
66街坊(南岸)世纪盛荟广场
商办
9.1
2017年6月
7
70号地块泰府名邸三期
住宅
1.8
2017年12月
8
43街坊嘉华项目
商办
2.7
2020年3月
9
92街坊住宅楼
住宅
5.6
2018年12月
10
103街坊泰禾商办楼
商办
2.9
2017年12月
11
42街坊华侨城B、C、D楼
商办
13.1
2019年12月
12
41街坊华侨城D楼
商办
9
2018年12月
13
2、4街坊华润商办楼
商办
10.1
2020年1月
14
2、3、4街坊苏河湾中央公园地下空间
商办
8.4
2020年1月
15
63-66街坊(北岸)大统基地
商住办
6.4
2020年12月
16
6街坊华侨城住宅项目
住宅
8.2
2020年12月
17
459街坊中粮二期北块项目
商办
16.7
2020年12月
18
130街坊闸北广场
商办
9.4
2020年12月
19
21-26街坊安康苑
商住办
56.6
2020年12月
20
51-55、73街坊华兴新城
商住办
39.7
2020年12月
21
20-03、38-01晋元地块
住宅
6
计划2017年土地出让
22
91、96街坊
商住办
土地出让
23
7街坊
商住办
10
计划2017年规划调整后土地出让
24
59街坊
商办
13
规划调整
25
67街坊
商办
10
规划调整
26
66街坊
商办
1.8
规划调整
27
72、73街坊
商住办
20
规划调整
二、推动经济创新发展
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促进创新资源配置交汇,构建符合未来发展要求的现代服务业体系,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努力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格局,为苏河湾地区加速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一)加快打造创新资源配置交汇区
建设高品质的创新创业空间。依托在上海青少年活动中心的“梦创空间”,进一步提升硬件设施配置,进一步放宽对创业者的认定,利用市场化机制、专业化服务和资本化途径为草根创业提供支持和保障,成为青年人在上海创业最容易成功的福地之一。建立新型创业服务平台,健全服务支撑体系,探索如JoyLab梦创空间等新型创业孵化基地发展模式,创新孵化器发展业态,提供创意交流、专业培训、项目实战等场所,促进创新与创业、线上与线下、孵化与投资融合发展,推动孵化项目快速进入成熟运营。
促进创新与金融深入对接。依托苏河湾金融服务业创新区建设,打造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创新金融服务平台,强化金融创新对技术创新的发现和助推功能。加大对中早期、初创期创新型企业的支持力度,发挥政策性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更多社会资本发起设立创业投资、股权投资和天使投资。强化资本市场对创新型、成长型企业的推动作用,鼓励商业银行与风险投资机构加强协同,建立高效风险控制和信贷体系。
推动数据资源共享开放。打破数据壁垒和垄断,推进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和社会化开放应用,提升大数据发展水平,释放数据价值。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放,推动经济、环境、教育、就业、交通、安全、文化、卫生、市场监管等重点领域的数据资源开放,提升数据服务网开放数据的数量和质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政务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推动社会数据资源流通,鼓励引导企业建设行业共享数据库。
(二)推动金融创新发展
加快苏河湾金融服务业创新区建设。加大金融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加快多层次金融机构集聚,着力吸引中小型外资银行、国内各城市商业银行、新型非银行金融机构、知名互联网金融企业区域型总部、专业保险中介机构等入驻,支持境内外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等在苏河湾设立分支机构。
推动特色金融发展。培育发展文化金融,构建以版权交易为核心的文化要素交易市场,鼓励投资金融机构创新文化金融产品,打造展示、交易、融资、贸易一体化的文化金融产业链。培育发展互联网金融,支持金融机构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提供信息、资金、产品等全方位金融服务。培育发展保险服务,鼓励保险专业中介机构结合苏河湾特点创新经营模式,拓展服务领域,促进保险中介机构在风险定价、防灾防损、风险顾问、损失评估、理赔服务等方面发展业务。培育发展创新型财富管理,大力发展产业基金、资产管理等新型财富管理模式,努力将苏河湾打造成为财富管理产品与服务创新中心、财富管理高端商务活动中心。培育发展后台金融,推动信息技术服务、呼叫中心、票据支付和清算、金融资产管理、数据分析和处理、金融资讯等行业发展。
健全金融中介服务体系。推进金融咨询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引导证券、期货等投资咨询服务机构健康有序发展。积极培育有市场竞争力和公信力的信用评级机构,重点发展资产评估、会计审计和法律服务,有效规范金融中介服务市场。构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建立中小科技企业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加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降低企业尤其是中小微科技型企业融资门槛及融资成本。
(三)打造全国人力资源服务高地
建设人力资源产业园区升级版。通过政府主导、平台公司运作、企业集聚,推动人力资源产业园区实现配套设施更齐全、产业集聚更凸显、功能形态更优化。实施“海智计划”,依托人力资源产业园区积极开展基地建设工作,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开展国际C级人才培训计划,部署各行各业高层次人才落地操作战略。
加快发展高端人力资源服务。大力发展高级人才管理和咨询、高端人力资源培训等业务,引进猎头公司。加快引进外籍人力资源招聘和培训专业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高层、专业化人才引进服务,为在沪外籍人士提供包括外籍人员入境邀请、就业证或居住证办理、全球医疗保险、薪酬发放、外籍人员就医预约、就医陪护、子女教育等一站式高端人力资源外包服务。推动正职人员招募与人力派遣、临时工聘用、人力资源外包、岗位与业务外包、人才测评等业务升级发展。
积极发展人力资源信息服务。构建人力资源信息服务数据库平台,研究制定平台的运行规范与标准,提高人才数据使用效率,强化人力资源基本数据的共享。制定出台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标准,积极举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行业交流活动,提供及时、专业、高效、有序的一站式集成服务。
着力发展教育培训服务。吸引重点领域专业人力资源培训机构入驻,创新人力资源培训产品,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教育培训产品体系。加强与国际顶级教育培训机构的合作,利用远程教育、网络课程等形式,构建专业技能强、需求对口度高的高端培训基地。
(四)提升商贸商业发展能级
打造高端商务商贸功能。充分利用苏河湾地区民族资本产业汇集地的历史资源,重塑高端商务商贸平台,再现经济繁华景象,打造未来版的“清明上河图”。深挖区域内老字号品牌资源,对传统老字号企业和自主品牌加强对外宣传和支持力度,注重苏河湾商业的人文内涵发展。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和商品,打造品牌概念店、特色店和体验店,注重专业化布局,形成各类商业街差别化经营的格局。
大力培育新兴业态。积极推进设计展销、品牌代理、特许经营等新兴流通方式发展,大力发展网上商店、电视媒体、通讯销售等无店铺零售,提升商贸竞争力。深拓展示贸易市场,支持组织或承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展示展览、品牌发布、高端论坛等商务活动,将苏河湾打造成为国内外知名品牌展示的重要平台。打造实体交易与网络交易相融合、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相结合的模式转型发展,建立区域性批发电商品牌,实现线上线下联动发展,逐步构建服务本市、辐射上海大都市圈及长三角地区的种类全、分类细、开放度高的专业市场体系。
积极打造体验式智慧商圈。加强重点区域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注重商圈生态环境的打造,休闲娱乐等体验功能的完善,扩大商圈无线网络覆盖,引入智能交通引导、移动支付体系、商圈VIP移动服务平台等现代信息技术,打造线上线下协同发展的体验式智能化商圈。
推动中低端市场转型发展。加快七浦路服装市场升级,鼓励创新服装批发经营模式,推动产权集中化、交易电子化、形态商场化、商品品牌化,加强与南京路商业发展的互联互通,打造以亲民价格为标识的知名市场。推动不夜城地区手机市场等转型发展,创新土地利用模式,允许引入餐饮、创意办公等业态,适应现代商业的发展需求。
(五)培育文化创意产业
着力发展高端国际的文化创意产业。拓展合作视野,吸引全球文化类产业项目落户苏河湾,如英国的文物修复、意大利的手工制鞋、荷兰的风车制作等。加快发展高端美术品经营行业,引进国外知名度高、作品艺术价值高的美术品经营项目。积极与国际知名的文化艺术院校合作,发展文化教育培训产业。
大力发展时尚产业。借鉴纽约SOHO等开发经验,依托苏河湾的历史建筑、绝佳的滨水生态空间,建设时尚展示中心,利用宝格丽酒店等高端场所,有机融合历史与未来、经典与时尚相关的各类元素,定期举办各类时尚秀场、时尚发布、时尚展示、产品交易、信息交流等时尚活动,带动设计、贸易、品牌等整个产业链条的发展。
加强会商旅文融合发展。充分挖掘苏河湾地区的历史人文优势和各类旅游资源,进一步深化会展、商贸、旅游和文化产业的融合互动,塑造会商旅文标志性活动品牌,创新互动商业模式,构建会展、商贸、旅游和文化相互渗透、相互提升的产业发展格局。
(六)加强区域开发建设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强化苏河湾区域规划和管理统筹。加强规划引领,推进规划制定、审批,推进苏河湾区域的各级控制性、详规的编制和落实,加强区域性发展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推进规范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搭建各类功能性服务平台,完善区域发展环境,为区域产业的崛起提供基础和保障。强化苏河湾地区建设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能建设,统筹苏州河两岸人文休闲创业集聚带建设管理,打造区域建设实体运作平台。结合区域发展规划,制定区块招商导则,推进分片精准招商。
创新区域管理和服务模式。以集成服务供应为核心,创新苏州河两岸人文休闲创业集聚带的建设管理和服务方式。重点包括提供高效的公共政务服务,推进规范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优质的招商服务,强化产业链招商,围绕已有基础进一步集聚上下游企业或关联企业,实现产业集群发展;提供集成的专业服务,如税务、法律培训、商会同业交流、办公用品采集等;提供创新的金融服务,加强资本经营和管理,提供金融管理、资产管理、股权及债券融资等服务;提供完善的协调服务,如相关规划和政策咨询、高技术企业申报等。
推动区域开发建设管理主体转型发展。围绕科学统筹区域开发建设和管理的需要,推动苏河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河湾公司”)转型发展,以现阶段苏河湾地区功能性开发业务为核心,加快企业战略调整步伐,打造覆盖城市更新、园区经营管理、产业投资等多项业务的区域功能性开发主体,并逐步升级成为具有较强资本运作能力和集成服务能力的城市综合运营服务商。支持苏河湾公司主导或参与区域内核心项目开发,保证区域整体开发建设品质。探索实行旧区改造地块带方案出让及组合出让等方式,支持苏河湾公司牵头推进区域内历史建筑开发,并积极探索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共同开发。支持苏河湾公司参与苏河湾绿地地下空间整体开发建设,并承担建成后地下空间综合经营管理的职责。“十三五”期末,苏河湾公司实现区域内50万平方米的开发体量。
三、推动功能和空间协调发展
加快资源整合和功能复合,加强“一河两岸”联动发展,着力打造东西南三大功能片区,加快建设苏州河北部文化休闲带、东斯文里和蝴蝶湾文化创意区,统筹产业与形态的协调发展,统筹功能塑造和城市更新的协调发展,统筹规划管理与开发建设的协调发展,推动苏河湾地区的形象和品质达到新水平。
(一)推动东西南三大片区协调发展
1.做强苏河湾东部金融创新区。东部地区范围东至河南北路,西至共和新路,北至交通路,南至光复路、北苏州路。重点发展金融服务、高端商业商务、文化创意等功能,形成以苏河湾金融创新核心区、苏河文化左岸和苏河艺术新天地为核心的产业空间布局。
(1)苏河湾金融创新核心区:以海宁路沿线华兴地块、大悦城等5A级写字楼为载体,挖掘该地区历史建筑的原有功能,加快集聚高能级的国内外金融总部企业和金融风险管控等功能性组织与机构,聚焦高端财富管理发展,推动金融产品和业务创新,积极举办金融领域高端论坛和活动。
(2)苏河文化左岸:以水岸文化为核心,打造与巴黎塞纳河畔相媲美的文化艺术聚集区,重点依托四行仓库、上海总商会、中国实业银行货栈等历史建筑打造人文艺术景观带,依托苏河湾华侨城当代艺术中心、天后宫戏台、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慎余里、苏河国际美术馆、苏河湾游船码头等打造休闲旅游景观带,依托新泰仓库、怡和打包厂、交通银行仓库、福新面粉厂等历史建筑打造艺术创意带。
(3)苏河艺术新天地:以曲阜路、西藏路沿线以及七浦路服装批发市场改造等为抓手,依托华侨城、四行天地等沿河商业载体和历史建筑在曲阜路沿线打造沿河休闲风情商业街,依托大悦城、华兴城、华侨城商业载体在西藏路沿线打造高端商业街,依托“云商模式”发展推动传统服装批发市场上线下联动发展、实现转型升级。
(4)地下公共街坊:整合已有的地下空间资源,加强地下空间分层控制,围绕地铁换乘枢纽,以大悦城和苏河湾绿地构建地下空间集聚核心,建设分段式商业分区,沿曲阜路以南形成整体连贯的地下公共街坊。“十三五”末,新增地下商业开发规模约17.85万平方米,地下停车功能开发规模约92.95万平方米,实际总开发规模达到90.8万平方米。
2.再造苏河湾西部不夜城高端商务商业区。西部地区范围东至共和新路,西至恒丰北路、南苏州路,北至中华新路—大统路—交通路,南至光复路。重点发展金融服务、人力资源、法律、会计等专业服务功能,形成以中国上海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金融街城市综合体、宝矿三期高端商务区和恒丰路黄金商务大道为核心的产业空间布局。
(1)中国上海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以上海人才大厦、上海人才培训广场、上海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等为载体,打造全国人力资源服务高地。
(2)金融街城市综合体:建设以商办功能为主的城市综合体,集聚商务办公、商业购物、高端居住、文化休闲等功能。推动上海火车站北广场商业开发,实现创意、商业和交通枢纽功能融合发展。
(3)宝矿三期高端商务区:依托宝矿三期集聚律师、会计、咨询信息、商务活动、企业服务等专业服务机构,滨河区域强化公共功能,配套高端休闲娱乐和商业,形成东达不夜城公园,西连苏州河滨水的高端商务商业集聚区。
(4)恒丰路黄金商务大道:依托恒丰路沿线洲际商务中心、嘉里不夜城、恒汇国际大厦5A级写字楼,推动不夜城都市型产业园区转型升级为金融服务园区,充实恒丰路黄金商务大道产业。
(5)主题分段式地下商业街:在不夜城地区,以饮食、服装零售、文化生活、服务设施为主开发地下街商业业态,并结合公园绿地和特色街道界面建设不夜城商业步行环。
3.提升苏河湾南部高端会商旅文融合区。南部地区范围东至成都北路,西至江宁路,北至南苏州路,南至北京西路。重点发展文化创意、会展商务、金融商务、休闲旅游、高端居住等功能,打造无围墙的博物馆区,重现老上海成熟的都市生活集聚区,形成以东斯文里生态商务休闲区、蝴蝶湾文化创意区为核心的产业空间布局。
(1)东斯文里生态商务区:以苏州河南岸东斯文里功能改造为主要依托,发挥自然博物馆的标志性作用,吸引生态发展、环境保护领域国际组织总部和绿色金融、绿色建筑、绿色能源等领域的企业总部入驻,注重苏河两岸整体打造,形成具有滨水和自然生态特色的商务休闲区。
(2)蝴蝶湾文化创意区:以蝴蝶湾、太和坊为依托,培育发展时尚发布、品牌展示、创意设计、艺术交流、创意办公等功能,打造文创高地,形成滨河艺术活跃区域。
(二)加强“一河两岸”联动发展
推进互联互通建设。在现有跨河桥梁基础上,新增三到四座步行桥,提高桥梁密度,形成机动车和慢性交通的全面对接。降低区域桥梁引桥对滨水道路的阻隔,缩短起坡段,利于两岸活动连接。北岸整体抬高滨水道路路面标高,增加桥梁数量。降低桥梁高度。推进岸线改造,打造沿岸公共开放空间,提高亲水性体验,实现两岸有品质的高效联通。
加强公共空间网络打造。聚焦安远路桥节点,增加滨河道路的慢行空间,降低桥梁高度,形成沿苏州河及昌平路、曲阜路轴线的慢跑道,提升业态水平、丰富人性化空间、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推动城市功能升级,打造绿地成系统、慢行成网络、楼宇成组群、地下空间互联互通的公共空间网络。
强化产业借力升级。抓住两区合并的契机,借力原静安区发达的经济商贸基础,结合洲际中心三期建设、嘉里不夜城商圈升级,推动上海市级商业中心建设。借力原静安区高端国际商务人群聚集地的影响力,结合科技服务体系和综合服务平台的打造,进一步开启并深化资源嫁接,促进创新资源配置交汇。
推动文化强强融合。发挥原静安区文化和商业的结合的优势,结合苏河湾地区浓厚的历史和艺术人文底蕴,推进苏州河两岸艺术人文气质相连相融,推动东斯文里生态商务区和蝴蝶湾文创集聚区实现两岸整合发展。充分依托两岸资源,串联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彭湃烈士在沪革命活动旧址等,打造红色之旅。
开发苏州河水上旅游。依托蝴蝶湾,布局综合性水上旅游码头,协调推进沿线景观灯光、公共绿地、道路、桥梁、码头建设,充分挖掘和利用河两岸工业文明、历史文化的遗产资源,积极培育苏州河“水上观光”、“水上休闲”等旅游产品,着力打造苏州河文化旅游品牌。
(三)推动文化传承与历史建筑保护开发融合发展
打造苏河文化品牌。整合公共文化设施,深入挖掘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加强对不可移动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鼓励文博单位举办精品经典文物展等,培育高层次的区域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内涵,形成具有苏河湾区域特色的文化活动体系,展示文化新形象。
打造具备文化气质的高品质成片街坊。坚持延续历史文脉,保护整体风貌的原则,重点加强对东斯文里、安康苑等地块内整体里弄风貌的保护和利用,保留吴昌硕故居、均益里、康乐里、永寿里、潘氏住宅等有代表性的传统民居建筑的文化特征与空间肌理,展示地区独特风貌,再现里弄空间活力。
推进滨河区域历史建筑功能置换。推进文保单位、历史建筑的修缮整治,对苏州河沿线的新泰仓库、四行仓库二、三分库、福新面粉厂等文物保护单位进行功能重塑,引入创意展示、公共服务、体验商业等新文化功能,打造苏河艺术中心、文化创意SOHO、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名人美术馆、大师工作室、公共图书馆、文化精品酒店、小型剧院剧场、主题博物馆等文化标志建筑,推动以文化传承为依托的城市更新与功能再生。
(四)推动区域规划、开发、建设、管理协同发展
强化高水准的规划引领。坚持精品意识,充分体现“产城融合、人性尺度、文化传承、生态低碳”的规划理念,进一步完善苏河湾地区规划、单元控规、专项规划、城市设计的规划编制体系。加快完善和落实“一河两岸”城市更新规划,推动实现两岸缝合。完善苏河湾地区规划建设规范,提高道路交通、公共环境、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标准,强化重点地区建筑设计、公共空间设计和景观环境设计。在规划中将鼓励开发商持有商业、办公物业持续运营写入出让条件中,同时建立商务办公楼宇运行监测体系,确保区域商办楼宇的品质。在统一规划前提下,采用国际招标方式,选择高水平的建筑设计团队分区域进行建筑设计,打造高品质城区。优化城市道路系统规划,保持交通连续,减少交通冲突,平衡交通负荷。
提升现代化管理水平。把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全生命周期。建立科学的区域管理标准体系,提高区域综合管理水平,提升区域基础设施运行维护效率。建立健全区域长效管理机制,不断完善网格化综合管理体系,加强对顽症问题的综合治理,努力保持城区市容环境常态优良、品质不断提升。
提高区域市政工程建设维护水平。提高市政工程建设标准,按照“百年大计”的要求推进工程。强化市政工程建设质量监管,从施工单位质量保证体系入手加强监管,规范施工现场监理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管力度,加大对市政工程质量问责力度。加强市政道路等的管理和维护,保持良好的城区形象。
加强区域交通组织与管理。有效组织和引导机动车交通,提升城市道路的交通组织管理水平。完善交通管理和交通运行安全设施,建设科学高效的城市交通监控和管理信息化系统,逐步建立区域交通信息和诱导系统,多渠道提高交通管理效率。
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结合园区及成片区域等新建地区的开发,同步探索建设地下综合管廊。结合建成区的旧区改造、道路改造、河道治理、轨交建设、地下空间开发以及高压电缆架空线入地,因地制宜,统筹安排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加强智慧城区建设。完善既有信息基础设施布局,建设高速移动安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提高公共活动区域免费WiFi覆盖率。全面推广智慧应用,大力推动信息技术在各领域、各行业的深度融合,加快建设智慧社区、智慧商圈和智慧园区,发展智慧治理、智慧医疗、智慧交通等,形成普惠化的智慧城区应用格局。
四、推动区域绿色低碳发展
依托苏河湾现有生态资源,合理规划城市生态景观布局,提升城区绿化质量,优化街区路、桥网络,打造绿色、便利交通系统,提升区域宜居水平,逐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环境,推动苏河湾地区成为体现精品精致和宜居宜业的绿色城区,实现城区发展和生态文明同步提升。
(一)推进城市生态空间建设
加快生态活动中心建设。推进苏河湾绿地扩容项目建设,通过浙北绿地东扩工程,增加生态绿地面积,实现苏河湾绿地的横向延伸。美化绿地生态环境、丰富绿地景观设计、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商铺店面,开展体验式商业、娱乐和休闲空间;加快慎余里、中共三大、新泰仓库等历史文化综合功能体修复和建设工作,将传统商业文化与现代化生态环境有机结合,突出品牌建设,打造中央城区生态绿洲。
增加精品绿地工程。推进宝矿三期、蝴蝶湾两岸、东斯文里两岸等高端商务区内精品绿地建设,加强楼宇绿化设计,全面提升商区绿化面积,打造城市迷你绿洲、休闲草坪。推动大悦城、华侨城商圈以及海宁路高层建筑群立体绿化建设,重点发展屋顶绿化、内部绿色装饰等。推广节能环保建筑工程,关注大悦城三期和洲际中心三期工程节能环保建筑材料的使用情况,并对立面景观、夜景灯光等项目进行分步改造与建设,提升高端商务区、住宅区环境质量,打造经济繁荣、环境温馨、生态良好的城市综合活动中心。
推进公园绿化和道路绿化改造。依托不夜城公园、交通公园、静安雕塑公园生态基础,进一步推进园林绿化工程,完善景观设计,丰富景区资源,增加植被覆盖率,适当扩大园区面积,加强周边街道环境整治工作,全方位提升生态多样性,创建星级公园。结合公园特色打造地下商业中心,形成地面与地下呼应的立体生态空间,构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多功能绿化系统,实现人与自然、商业与生态协调发展。积极推进海宁路、曲阜路和浙江北路的绿化改造工程,打造海宁路快速通过式景观绿带、曲阜路慢速观赏式绿带和浙江北路公共活动景观带,形成林荫干道,道路两旁增加绿地和活动广场,基本建成覆盖苏河湾区域的绿色网架。
(二)打造绿色便捷的交通体系
加快路桥网络建设。坚持节约土地资源、保护街道环境、提高通勤效率的道路规划理念,以“密、窄、弯”为特色,改造、新建公共通道,提升通勤网络密度。抓好昌平路桥、普济路桥、大田路桥、晋元路桥项目推进工作,监督施工质量,保障项目进程。定期检查现有桥梁的安全情况,防微杜渐,逐步开展桥梁修缮工程,确保居民出行安全。
优化基础道路布局。重点推进苏河湾东部片区福建北路—山西北路连通工程以及一批老旧道路废除、梳理工程,优化支路网体系,计划提升道路网密度至11.3㎞/㎞?,含公共通道路网密度达14.5㎞/㎞?,提升地块内部通达性,增加市民日常出行便捷性。
构建高品质的区域慢行系统。以苏州河为城区中轴线,实现慢行网络在河两岸的横向延伸,同步推进慢行线向南、北延伸,实现与周边商圈、公共交通的无缝对接,形成贯通东西、辐射南北的慢行道路交通体系。完善苏州河两岸慢行通道、滨河道路建设,采用生态铺装、渗水地面等技术,实现防洪与亲水功能的有机结合,构造安全、舒适、现代化的亲水滨水空间,加快步行桥建设,构建多条亲水型、休闲型的跨河走廊,实现滨河走廊与慢行桥、机动车渡河交通设施的立体对接,总体上形成完整的苏州河临水慢行网络。依托昌平路功能性干道及疏通两条东西向生活性道路,连接南部高端居住区,北通上海火车站及地铁站,与城内、城际轨道交通无缝对接。
(三)营造低碳绿色的环境
加快区域海绵城市建设。发挥苏州河蓄洪能力,增加沿岸滩涂、湿地以及植被覆盖率,采用生态铺装、渗水地面等技术,通过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植草沟和小微湿地等提升防洪能力,构建集亲水功能、防洪光能于一身的滨河走廊。对于现有住宅区、商业区,加快雨污分流管网改造、排水防涝设施安置以及绿化建设,因地制宜增强海绵城区功能。对于新建项目,积极推行低影响开发模式,进一步提升工程除涝标准,最大限度地减少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加强环境综合治理。加强河道整治,持续完善污水管网建设和截污纳管,采用泵站截流、管网改造等措施,解决雨污混接问题。开展河道常规水质监测,及时掌握水质变化情况,实现对区管河道污染因子的监控。加强多领域综合治理,深化机动车污染控制,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污染;规范建筑行业管理,加强扬尘及噪声污染防治,提倡绿色施工;深化燃煤污染防治,倡导清洁能源的使用。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加大资金投入,提升环卫设施建设和管理水平,提升生活垃圾高效处理、循环利用工艺。
推进新建建筑绿色化和工业化。顺应低碳城市发展要求,全面推进新建建筑绿色化,提高区域内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二星级及以上标准建设比例。推广预制装配式建筑技术,提高工程建设建造水平。在重大基础设施、大型标志性建筑等的建设运营管理全过程中应用BIM技术,实现智能设计管理。
倡导绿色生活。宣传和提倡低污染、低能耗的绿色出行方式,鼓励居民步行、骑行或者乘坐公共交通。普及全民健身运动,利用苏河湾沿岸亲水廊道,开展健身、慢跑运动,结合苏河湾街头广场绿配置体育健身设施,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的需求,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培育环境保护意识,通过创建环保教育基地以及社区环保小组等多种形式,推广绿色生活理念,提高居民自身素质,普及环境保护知识,实现全社会环保自律意识和自我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五、推动社区和环境开放发展
坚持以开放促繁荣,丰富开放内涵,创新开放模式,积极构建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推动服务业对外开放,强化多元交汇的人文特质,打造建筑标准国际化、社区形态国际化、社区功能国际化、生活品质国际化的现代社区,成为上海国际社区新亮点,形成开明开放的国际化城区新标杆。
(一)营造与国际接轨的投资营商环境
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推动区域招商主体与区投资服务办公室等产业部门紧密合作,加强与专业招商机构合作,带动以商招商,实现产业整体化、精准化招商。加强与开发商的紧密协作,鼓励开发商提高项目持有比例,以合作共赢的方式打开苏河湾地区产业招商局面,打造更多符合区域产业定位的亿元楼。注重招商引资精细化,探索建立重点产业优选培育机制,做好配套培育发展的体系化工作。
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服务,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确保外资企业项目享受国民待遇,协助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简化住所登记手续、电子营业执照和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等改革措施,提高项目审批效率。建立健全区域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发挥行业协会、商会、专业服务机构的作用,推动市场主体自律,营造公平公正、透明高效的营商环境。
(二)推动区域开放型经济发展
推进落实服务业领域开放试点。结合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积极推动对接自贸区服务业改革创新试点,争取若干扩大开放项目落地苏河湾。在人力资源服务领域,争取在中国上海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设立中外合资人才中介机构,降低最低注册资本金等;在文化领域,争取设立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和外商独资文物拍卖企业,争取设立中方控股的中外合资、合作电影后期制作企业;在专业服务业领域,积极推进软件信息、数据服务等特色业务的研发与服务外包发展,对区域内的外资工程设计企业取消首次申请资质时的工程设计业绩要求等。
大力发展楼宇经济和总部经济。加快高品质楼宇建设,提升商务楼宇智能化、现代化和国际化水平,完善综合服务功能,加强已建楼宇的转型升级。聚焦总部经济发展,进一步集聚地区总部、采购中心、投资中心等各类高端服务机构,积极培育本土跨国公司,加大对新引进或新设立的民营科技企业总部的扶持力度,积极引进行业协会、外国商会、国际组织,文化、教育、艺术等社会类总部机构,带动相关产业的集群成链发展。
加强对外合作交流。重视与境外行业协会、商会、华人社团等团体的对接、联系、交流,开展多种形式的产业对外合作。促进举办商贸、金融、文化、时尚、体育等各类国际交流活动,集聚国际要素资源流动信息,带动产业上下游发展。深化拓展文化、商务、节庆、赛事、活动等方面的合作交流,学习借鉴国际一流城市发展经验,加强苏河湾品牌在国际上的传播推介。
(三)建设时尚魅力的国际社区
打造国际化的社区功能。争取创新土地利用模式,实行土地混合开发和建筑复合利用,推动商务功能、文化交流功能、生活服务功能高度复合,形成配套互补、相互支撑的综合社区功能。依据国际标准,提高学校、医院、文化、体育活动等公共设施配置,建设一定数量的文化演艺舞台或剧场、民族文化和国际文化交流与发展展示场所、儿童乐园、高尔夫球练习场、游泳池、咖啡馆、酒吧、专售进口商品的商店,在符合相关法律和政策的条件下设置国际标准的宗教场所。
打造具有吸引力的社区新亮点。充分发挥苏河湾地区的资源优势,规划建设国际化的综合性学校,鼓励各类适合国际化教育的学校及幼儿园设置教学点,吸引涉外家庭落户。依托华侨城的平台,引进国际时尚展、全球艺术设计展、城市公共空间艺术展等各类高端展览展示,邀请顶级艺术家工作室进驻,打造国际美术馆与游艇码头,在滨水一线形成特有的国际化生活方式,形成国际化的高端文化功能。
提高社区建筑水准。在开发建设中充分体现人文主义精神和生态环保意识。建筑风格注重体现现代繁华和厚重历史的有机结合,美观新颖和实用耐用的巧妙结合,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交融结合。建设材料、工艺、质量达到国际标准,尽可能采用低污染、低能耗的产品。
营造国际化的社区人文环境。促进历史与现代的沟通、本土与国际的交汇、传承与创新的结合,使苏河湾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得以延续,形成具有活力的国际化社区品牌。定期不定期地举办国际性文化体育活动,加强国际文化体育交流,增强国际化人文氛围。加强国际交流交往,引导目前已经居住在苏河湾地区的居民适应和融入国际社区的工作与生活。提供对外服务窗口、培育对外服务机构,营造包容的社会氛围,帮助外籍人士更快更好融入社区。
六、推动社会事业共建共享
坚持共享发展,促进苏河湾地区教育、健康、养老等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促进民生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促进社会环境进一步完善,增强区域内居民的获得感和安全感。
(一)提升区域教育供给水平
集聚和优化教育资源。增加基础教育设施,以常住人口为基数,增加配置教育资源,在充分挖掘现有校舍办学潜力基础上,增加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和幼儿园。建设完成安康苑地块的1所幼托和1所小学,完成大悦城地块的1所幼儿托。争取在西藏北路以西建设完成1所初中,西部片区改建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开发社区教育资源,结合社区服务中心增加社区教育服务平台,增加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家庭,促进居民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继续坚持高端办学定位和理念,围绕个性化、现代化、国际化办学策略,加快引入优质教育资源,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较高综合素养的优秀公民打好基础,形成与中心城区新标杆相匹配的优质教育资源体系。服务国际社区发展需求,以推进集团化办学为抓手,强化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功能,整体推进办学质量提升。创新办学机制,提升办学品质,建设新优质学校。
强化区域教育品牌建设。落实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打造精品教育品牌,率先实现更高水平的教育现代化。进一步提升和丰富区域教育品牌的内涵,加强素质教育,突出教育特色,提升影响力。强化智慧教育发展,推动实施数字化校园、“微课”平台等新举措,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二)完善医疗健康服务供给
完善区域医疗卫生设施体系。依据新一轮控规及相关专项规划,落实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在西藏北路以西落实4000平方米的医疗卫生设施,满足市民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强化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建立综合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平台,推行家庭医生责任制管理,优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高基层医疗卫生队伍素质,不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加强高端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加强区域医疗中心和二级专科医院服务能力建设,鼓励发展高端社会办医疗机构,使区域内的多层次服务需求得到有效满足。借鉴其他国际社区经验,引入国际化的医疗养生机构,发展高端健康产业。
促进全民健身。结合苏河湾街头广场配置体育健身设施,在沿岸公共空间建设体育健身设施和亲水慢跑路线,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的健身需求。
(三)提高养老服务能力
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巩固机构养老,强化社区居家养老,扶持家庭养老。引导家庭养老模式由“独自照料”向“社区扶持、邻里互助、资源共享”转变。结合北站老年护理医院,新增建设6000平方米的养老设施。
加强养老服务专业化。推进养老服务工作专业化、规范化。关注和推进老年住宅建设,配套建设相应的养老设施。推进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建设,设立为老服务热线电话,为孤老和高龄独居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紧急救援、文教体娱等服务。
(四)强化民生保障
改善居民居住条件。聚焦华兴新城、安康苑、苏河湾绿地周边地块、大统地块和晋元地块,加快完成苏河湾东部地区的成片旧区改造任务,实现整个苏河湾地区旧改工作全面完成。把改善群众居住条件作为旧区改造的根本目的,坚持以人为本,重点加快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激活区域内所有“毛地”遗留地块改造,逐步有序、有时推进,使居民群众的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强化就业创业服务保障。加强就业公共服务,打造适应产业转型和发展需要、满足各类劳动者就业需求的职业培训体系。结合中国上海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建设,深入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实施青年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和新一轮创业型城区创建工作。
(五)创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
优化完善社区服务管理。以社区为单元,建立网格化信息动态服务管理的工作平台,构建人性化服务、规范化运作、精细化管理、信息化支撑的网络化社会服务管理新模式。完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积极推进社区服务中心的规范化建设。推进居民自治,激发社区基层活力。加强社会组织建设,健全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逐步构建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体系。
切实维护公共安全。加快推进社会面监控主干网和生活小区等技防体系建设,整合各方力量参与群防群治工作,始终保持对违法犯罪活动的高压态势,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强化重点领域安全监管,严防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和主题实践活动,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区文明程度。深入推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爱敬诚善”的良好风尚。
七、凝心聚力共绘蓝图
(一)强化规划组织实施
加强规划协调管理。加强规划编制、实施和管理的制度建设,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指导性和操作性。加强规划衔接,强化本规划作为制定本地区年度计划和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做到在空间上相互协调,在时序上科学有序,确保总体规划顺利实施,不断提高规划的管理水平和实施效益。
加强规划落实。成立苏河湾地区建设推进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强协调、推进、督查职能,加强部门间横向合作,认真编制好苏河湾地区的发展建设年度计划,制定具体的年度或分期实施计划,明确年度目标、工作指标、推进措施以及实施单位,推动任务落实。
加强实施监督评估。开展规划实施的监督和评估,强化动态管理,努力提高规划实施的效果。创新评估方式,引入社会机构参与,增强规划评估的准确性和广泛性。完善规划指标统计制度,为科学评估提供支撑。加强规划宣传,着力推进信息公开,提高规划实施的民主化程度和透明度。
(二)加强组织保障
进一步加强苏河湾地区组织领导力度。高度重视苏河湾地区开发建设,充分发挥好苏河湾地区建设推进领导小组的统筹指导作用,明确各单位主体责任,督促各单位落实任务,全力以赴推进各项工作,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专题会确保重点项目顺利实施。
进一步提高“一河两岸”开发建设统筹力度。加强在全区层面上统筹“一河两岸”开发进程,重点加强对土地、岸线等资源使用的统筹协调,加强对区块功能的统筹规划,加强对公共配套的统筹实施,确保两岸高品质开发。
进一步完善重大问题协调机制。建立苏河湾地区开发建设重要情况沟通及重大问题协调机制,对重大问题和重点项目及时跟踪,建立重大事项通报机制。
(三)完善配置保障
强化政策引导。根据规划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加强人口、财政、投资、土地、环保等政策的统筹协调,促进规划落地。注重短期政策与长期政策的衔接配合,围绕重点领域研究制定配套政策。密切联系宏观环境变化和发展实际,加强政策储备。
强化项目支撑。围绕重点任务,加强项目策划和研究论证,不断完善重大项目库,组织实施一批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加强项目帮办服务机制建设,制定详细的项目推进方案,切实加大督促检查和考核奖惩力度,确保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统筹资金投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和政府投资结构,优先安排涉及公共服务和城市更新等领域的财政支出和项目投入。进一步统筹、规范、透明使用财政资金,提高政府投资的引导力和带动力,鼓励社会投资,探索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开展项目建设。
加大品牌宣传推广。充分利用各类媒体优势,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开展社会和行业活动,广泛宣传苏河湾地区,引导社会各界关心和积极参与苏河湾地区的建设发展。结合区域发展战略,对招商楼宇、企业和产品实施集中策划和包装,形成企业名牌效应和产品市场效应。
(四)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重点组织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坚持面向实践的选人用人导向,打造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认真负责的干部队伍,进一步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为区域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营造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尊重知识、尊重创造,积极探索有利于各类人才成长的制度和政策环境建设,吸引各路英才集聚苏河湾。优化人力资本配置,完善评价激励和服务保障体系,营造有利于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