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命名 正文

欧然:古籍文献资源的检索和利用

本次讲座所介绍的文献检索,主要是集中在文、史、哲学科方面。其他诸如理、工、农、医、法等学科的检索方式略有不同,不在我们涉及的范围内。研究需要找什么资料,也不是我讲述的重点,那是你们做具体研究的时候需要解决的问题。讲座的重点,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段,找到这些资料。其实一些院校会开设这类相关的课程,我上学那会,最喜欢听的就是这节课,学...
本次讲座所介绍的文献检索,主要是集中在文、史、哲学科方面。其他诸如理、工、农、医、法等学科的检索方式略有不同,不在我们涉及的范围内。研究需要找什么资料,也不是我讲述的重点,那是你们做具体研究的时候需要解决的问题。讲座的重点,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段,找到这些资料。其实一些院校会开设这类相关的课程,我上学那会,最喜欢听的就是这节课,学到了很多东西,老师也讲得非常好。这次的讲座,只是做一个补充,主要讲古籍,兼其他文献。所以,结合我的工作和学习、生活,总结了一些经验,和大家分享文献资料如何去查找,不涉及理论,完全实用。我将内容分为国内和国外的资源使用渠道。然后,我会介绍一些经验,推荐给大家。 为什么我们要找资料?其实无论哪个学科,哪怕是理、工、医等专业,在做研究的过程当中,没有实地做实验,没有到当地进行调查,也需要有资料作为论据论点的支持。那么,文史哲专业这种大多数无法进行田野考察和做实验的学科,就更需要材料去做相关研究。傅斯年说过“近代史学只是史料学”。徐有富说过“我们搜集资料时,还要全面、客观、不抱任何成见。因为你抱有先入为主的观点,只收集能证实自己观点的材料,不收集否定自己观点的材料,那么你的材料再多,也不会得出正确结论。”当然,历史的研究,资料不是代表所有,但却是关键的一环。做古代文学研究,也需要这些资料。至于哲学,对资料的需求不是很高。 我们先来讲讲在图书馆怎么找资料。大家应该知道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吧,简称中图法,经常去找图书馆借阅资料的朋友应该不陌生。为什么我要讲这个呢,因为我发现很多学生去图书馆是瞎找资料,在不了解中图法的时候,只能根据ABC等开头大写去找,实际上没有那么麻烦。中图法的第一大类一共二十二类,文史哲会涉及如下:B哲学、宗教、C社会科学总论、D政治、法律、E军事、F经济、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H语言、文字、I文学、J艺术、K历史、地理、Z综合性图书。以K为例子,第2个大类就是往K后面加个数字,比如K1是世界史,K2是中国史。从中国史再往下分是第3类,K21是原始社会(约60万年前~4000多年前),K23是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公元1840年),再往下分是K231是战国(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等等。部分分类会照顾文献量多的情况,分配独立索引号。比如隋、唐至清前期(581~1840年),一般不熟悉的人会以为在K23后面加一个数字,但是,实际上这个类别被分配到K24。从时代上来讲,是在K23之下是K24这个分类。可以再往下分K248是明(1368~1663年)K249是清前期(1616~1840年),中图法是每3位号为一个节点,之后会用小数点隔开,比如K249.2是顺治至雍正(1644~1735年),K249.3是乾隆至道光(1736~1840年)以此类推。分配到一些图书后,如果好几种书最后的类别是一样的,就要增加斜杠和数字,以此区别。第5版的中图法还加入了出版年。具体的分类我们不需要掌握,只需要知道,实际的排架方法,就是按照数字大小的顺序来放置。从图书馆查询系统里面找到中图法的索书号后,第1、2类的分类好确定,一排书架侧面会有第1大类的文字说明,有的时候也有第2大类的文字说明。进去后,一般一个架子从上往下、从左到右索书号是逐层递增,再往下实际第3类、第4类放在一起然后再缩小范围就能找到。要注意,索书号的数字不会连贯,所以会跳过一些序号。有的图书会有2个分类号,以图书馆opac系统查询的第1个索书号为主。有的索书号标签会加入文种和作者首字母,不影响查找。可借阅的书,索书号标签贴在书脊处下部分,与底部留有一定距离。只能阅览不可借阅的书,则会将索书号标签贴在最底部。 一些目录书,比较推荐不知道要找什么资料的时候去看,比如做某古代文学的研究,找同一时代下诗集,那么,就可以通过阅读《四库提要》来获得线索,又比如研究王安石,需要查找相关研究《王安石研究论著索引(1912-2014)》。找具体资料的时候,大部分目录已经数字化,可以在网上进行查找。以下推荐的一些电子目录,排名不分先后,会把我们最可能用到的。 国家图书馆文津检索(http://find.nlc.cn/),是依托国家图书馆建立的文献检索综合网站,可以统一检索图书、古文献、论文、报刊等资料,目前已经整合了超过50多种数据库。检索图书和论文期刊有数字版,那么就可以关联到其他库,如果有相应库的权限,就可以直接查看。有的资料是没有数字版,但会提示馆藏信息,主要是收录了国家图书馆的馆藏数据,还关联了国内其他图书馆的馆藏情况,这样就不用其他图书馆一个个检索,但是其他图书馆的总数不多。里面除了近现代出版物和古籍外,我特别要说的是,国图还承载很过国家文献任务,比如全国博士论文库,如果要查最全的博士论文,文津检索我也十分推荐,查到后部分可以跳转网页查看全文。没有全文在线看的,可以通过文献传递获取,但是文献传递就不提供全文,而且要花钱。如果在北京的话,可以直接去借阅和复印。 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http://www.ucdrs.superlib.net),其实就是超星公司做的。这个网站现在需要注册,注册很简单。通过这个资料库,我们可以检索到上千万条有关图书、期刊、报纸、论文的数据。比如我们检索某本图书,他的详细信息呈现在我们面前,如果有试读,可以直接点击去看部分图书页面,还有其他图书馆的馆藏信息,这个馆藏信息很重要,相比文津检索,收录的图书馆更多,而且点进“更多”里面,是按省级分类,可以查找离我们最近的馆藏机构。不仅如此,还有一个文献传递功能,可以申请这边书的部分页面,限于版权问题,每次申请不能超过50页,申请次数也有限制,大家可以试试。这个网站的期刊和论文部分非常好,大部分可以文献传递全文,如果不方便使用其他商业论文库,可以试试这个参考咨询联盟。 接下来,是介绍中国高等学校图书馆 “三C”联盟,先介绍Calis,全称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hina Academic Library & Information System,http://opac.calis.edu.cn/opac/simpleSearch.do),北京大学承建,可以检索高校馆藏的图书、古籍、期刊等几乎所有文献。可以查询文献的馆藏信息,古籍的部分条目还提供图片预览。另外提供文献传递和馆际互借服务,馆际互借主要是可以借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的图书,服务免费。文献传递也主要是前面三个机构,需要收取一定费用。然后在除了港澳台地区之外的省级行政单位设立分中心,每个分中心负责协调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高校文献相关工作。Calis还有一个子项目高校古文献资源库“学苑汲古”,联合了24所中国国内高校图书馆和美国3所高校图书馆的古籍馆藏目录,可以一站检索。其中的特色,就是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古籍馆藏,只有这个库收录有,北大图书馆的古籍检索,和这个库是共用一个系统。 Cashl,全称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hina Academic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Library,http://www.cashl.edu.cn/),北京大学承建,最开始是为了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提供外国文献及相关信息服务的保障平台。有人也许会有疑问,既然已经有Calis来提供高校文献服务,那为什么还需要Cashl?起因是20世纪末,为了促进相关学科建设,需要采购大量境外图书,但是国家经费有限,不可能顾忌到所有高校。所以,1990年10月,国家教委(即今“教育部”前身)在部分高校分步骤建立了16个“国家教委文科文献信息中心”。1995年,在此基础上,又决定在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设立“国家教委高校文科图书文献中心书库”,后又增加四川联合大学(今四川大学),形成结构合理的全国高校文科图书保障体系。这些学校采购了当时非常昂贵的文献资料,当其他图书馆需要使用的时候,就通过馆际互借或者扫描的方式传递,目前有超过240种大型文献提供传递服务,包括微缩胶卷、期刊资料,如《杜鲁门口述历史全集》、《希腊罗马作家作品集》、《韩国文集丛刊》等,后期还加入了电子资源的传递服务。到2000年之后,Cashl的业务逐渐多元化,不再只是提供“稀缺文献”的传递,开始给各个高校图书馆提供技术和经费支持,建设有特色的资料库,比如复旦大学承建的“民国期刊目次整理与揭示项目”,这个资料库整合在Cashl的检索系统里面,可以直接使用。还有武汉大学的“《日本外交文书》深度服务”,研究现当代日本外交史,这个资料库不可或缺。Cashl提供文献传递服务,复印件需要收费,网上文献传递免费,具体需要看每个学校图书馆的相关规定。 Cadal,全称大学数字图书馆国际合作计划(China Academic Digital Associative Library,https://cadal.edu.cn),现在由浙江大学承建。可能有的人听说过他以前的名字,中美百万册数字图书馆合作计划(China-US Million Book Digital Library Project),简称中美百万计划,最早是中国教育部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支持下,由浙江大学和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合作,开始中美双方各提供50万种图书,共同组建中美百万数字图书。现在组成2个技术中心(浙江大学、中科院图书馆),14个数字资源中心。目前Cadal超过了270万种文献,涵盖中外文近现代出版物、古籍、档案等资料,项目也延伸到艺术图像等内容。使用免费,需要有高校IP才能注册,文献资料无法下载,使用的是一种网上借阅的方式,检索到一本书后,点击阅读,确定借阅就可观看,借阅有时间限制,到时间后就无法再看,但是可以继续借阅。 上面的三C联盟,主要是面向高校,如果不在高校里面,很多三C的服务是不提供,大家要注意了。国内的常规文献获取说完了,接下来我们主攻国内古籍查找。 上海图书馆中文古籍联合目录及循证平台(https://gj.library.sh.cn/index),本网站收录了上海图书馆古籍、美国加州伯克利分校汉文古籍、美国哈佛燕京图书馆馆藏中文古籍、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中文古籍、澳门大学图书馆中文古籍的馆藏目录,另外还收录了《中国古籍总目》,以及一些古典目录,可以通过这个网站查询的具体的馆藏信息。 中国家谱知识服务平台(https://jiapu.library.sh.cn/#/),也是上海图书馆建设,上图号称馆藏了全球五分之一的中文家谱,馆藏特色也是家谱,所以家谱数据库的建设就由上海图书馆承建。上图还和国图、湖南省图等国内机构,以及国外美国犹他州家谱协会合作,共同打造了这个家谱数据库。目前有9万多条家谱信息,部分家谱可以查看全文图像。如果要找家谱资料,可以来这个数据库查找。不过,这个数据库目前我发现有资料不全的情况,大家使用的时候需要注意。 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基本数据库(http://202.96.31.78/xlsworkbench/publish),这个项目是“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普查结果,据官方的说明,收录了264家馆藏单独的古籍普查数据7973050册。目前有国家图书馆、天津图书馆、南开大学图书馆的古籍普查资料,查询起来很方便。但是,一些重要的馆藏机构的目录,还没有上这个数据库,比如: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等等,收录不全。另外,因为一些图书馆古籍普查人员的水平有限,著录可能有问题,大家使用要注意。 接下来,我们看看一些可以在线查看的古籍资料,国内的话,首推国家图书馆的中华古籍资源库(http://read.nlc.cn/user/category),查阅是免费的,无需注册。有22个子库,包括国图自己的数字古籍,云南图书馆古籍、天津图书馆古籍、上海图书馆家谱、哈佛大学善本等等超过3万种资料。页面可以通过文津检索传送过来,使用也很方便。其实除了古籍外,还有国图馆藏的民国图书和报刊,这部分需要注册。另外,还有国图博士论文、现代电子书、艺术图片、音像内容,都可以在线浏览,很方便。 国内的介绍就差不多了,现在可以介绍一些国外优秀的资源,虽然大家可能就是做中国文史研究,但是有时候需要查询一些海外资料,无论是古籍还是现代书,都有可能。关于现代书,我就浅尝辄止说一些,之后尽量以中文古籍为主。在邻国日本,也有类似文津检索的网站,就是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的NDL ONLINE(https://ndlonline.ndl.go.jp/#!/),可以同时查阅现代出版物、古籍、档案、论文,以及其他机构的馆藏信息。同时也可以链接到有图像阅览的其他数据库。 日本所藏中文古籍数据库(http://kanji.zinbun.kyoto-u.ac.jp/kanseki/),这个项目由日本京都大学牵头,联合日本各个公私馆藏机构,一起做的普查目录。2001年开始立项,2011年公开使用,目前收录了81家馆藏机构,包括东京大学图书馆、京都大学图书馆、国立公文书馆内阁文库、东洋文库、静嘉堂文库等等,目前除了早稻田外,几乎覆盖了日本最重要的大型图书馆,其综合检索的意义不言而喻。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资源阅览,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有个NDL DIGITAL COLLECTIONS(https://dl.ndl.go.jp/),可以检索到馆藏数字化的资料,里面有古籍部分,可以去看看。要注意,日本对版权保护很严格,某些已经过版权期的图书,依旧看不了。 刚才说到日本所藏中文古籍没有早稻田大学的资料,其实没关系,早稻田大学古典籍综合数据库(https://www.wul.waseda.ac.jp/kotenseki/),里面就有公开的中文古籍资料,虽然没有什么稀缺典籍,但常规的资料却不少。早稻田的特色在于,收藏了不少有关民俗方面的典籍,很多资料很实用。另外,不只是可以在线看,也可以直接下载。 日本典籍方面,最后一个,也是我最喜欢逛的一个网站,就是日本国立公文书馆的内阁文库(https://www.digital.archives.go.jp/)。准确的说,这个网站是国立公文书馆的在线目录,以及所有数字化资料综合查询的网站。所谓的“公文书”,就是档案的意思,这个机构其实是日本国家档案馆。内阁文库只是国立公文书馆的一个分支馆藏,一共由和书、汉书(包含韩书)、洋书组成,其中汉书部分,算上近现代出版物,有15264种图书,超过40万册,最早有具体年代著录的是,是宋绍兴年间刻陈舜俞著《庐山记》。这个网站可以在线查询和浏览,而且只要是数字化的古籍资料,都可以下载。国立公文书馆都有专项经费,用于数字化,所以每年都会增加新的数字化资料。为什么一个档案馆会有那么多古籍资料?内阁文库的古籍主要来自两个古代机构:一个是昌平坂学问所,这个机构是江户时代,德川幕府设立的官家书院,前身是来自中国的儒生林罗山在17世纪建立的书院,后来移到江户(东京),主要是作为武士研习儒家思想的学校,所以这个机构内部有不少汉籍藏书;另外一个是红叶山文库,是在原有金泽文库、富士见亭文库的基础上建立起来,江户时期长崎进口的中国书籍,也会优先送到红叶山文库进行典藏。到明治维新后,先是组成位国立浅草文库,后变为太政官文库,没过多久实行内阁制,太政官并入内阁,于是这批书组成的机构,就叫内阁文库。后期经历了和宫内厅图书寮的合并,二战结束日本战败后,又从图书寮分开,先是国立国会图书馆的分馆,作为曾经的内阁藏书,成立内阁图书馆,后并入到由内阁府管理的国立公文书馆内,成为一个子库。网站本身很好用,如果方便的话,可以到国立公文书馆去实地查看古籍,只要是允许借阅的,都可以拍照。 我们来介绍一下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是最早公开汉籍目录,并做数字化资料公开展示。现在哈佛的中文古籍,已经整合到哈佛图书馆综合检索HOLLIS(https://hollis.harvard.edu/primo-explore/search?vid=HVD2&sortby=rank&lang=en_US)里面,大家可以自己检索试试。燕京图书馆是北美地区最早收集中国图书馆的图书馆,主要是常规古籍,使用起来也方便。 美国高校数字图书馆HathiTrust(https://www.hathitrust.org/),和中美百万类似,也是收录现代出版物、古籍、档案等资料,来自北美地区各个参加项目的高校提供数字化资料。好处是公开的资料,不需要登录就可以浏览;坏处是,各个高校扫描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经常有扫描方向反了,扫描一半直接把书拉走,导致页面出现拉伸状,使用时需要注意。 介绍那么多了,因为时间的关系,很多资源不能一一介绍,还有一些商业库我就不介绍了。在使用这些资料的时候,也有些心得。第一,就算是很牛逼的馆藏机构,其著录信息未必是正确的。举个例子,以我的同事彭老师在整理《王文成公全书》的时候,发现了一本被著录为“隆庆二年”的版本,这个版本在很多研究资料里面,都被当成隆庆六年谢廷杰刻本,或者是之后的刻本。那为什么会被著录为隆庆二年?因为图书馆古籍部的老师在著录的时候,很程序化。古籍是没有具体的出版年月,在著录的时候,会把序跋当中留有的时间信息,最晚的那个,当成出版年,并著录上。至于其他可以推断这本书的出版时间的文字信息,他们没有精力去看,不然,著录所花的时间就更多了。这个“隆庆二年”就是因为里面的《文录》序言落款是“乙未年正月”,所以就被错误著录。我的同事通过对刊刻名单中众人的履历,合刻前各种书之间的关系,以及“隆庆六年谢廷杰”本和此本书的文字风格,《文录》流传脉络,可以得到一个准确的结论:这个才是隆庆六年的版本,而且是在杭州所刻!这样错误的古籍著录,在《中国善本书提要》,台湾图书馆、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内阁文库等权威机构,都是著录错的。还有一个就是上海图书馆藏的一种《传习录》,著录的是明嘉靖三年南大吉刻本,但很多学者推断其实这个本子不是南大吉本,这个还影印出版。然后,某位学者整理这个文献,用的就是这个版本,别人问为什么是,他只能是说出版社这么命名的。当然,不能说我们就不可以相信这些机构的著录,但是,研究具体问题,我们使用到具体的书,就要有一个清晰的判断。 第二,要清楚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资料。我开头说了,这个讲座是和大家分享如何找到资料,至于要找什么资料,是靠自己的专业知识来确定。但是,不能过分要求一定要用到孤本、独本、“善本”。这里的“善本”,是古籍普查中认定的物以稀为贵才叫善本,也是大家公认的决定宋元本就是善本,其实这样是不是很对,这只是文物性质的善本。黄永年先生对“善本”的定义是这样的:“继承宋以来的本来涵义,凡校勘精审即接近古籍本来面目的都是善本,明确点可称之曰校勘性的善本”。就比如拿台湾图书馆藏的李璧笺注《王荆公诗》宋刻本,不只是作为文物它是善本,更重要的是之后流传刊刻的李璧笺注《王荆公诗》的文本是有一些问题的,而用这个宋刻本来校验内容,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还有一个是孤本问题,研究某个问题,某个著作的,要确定这个孤本是否可以解决问题。刚才我也说了,不一定非要用到孤本,但是,有的研究,一些孤本是跳不过去的。比如明代王学孙应鳌,他唯一的明代刻本《孙山甫督学集》,只有静嘉堂文库有藏,虽然后世刻了相关文献,但都和这个明代的刻本不一样。如果要做更深入的孙应鳌研究,这个版本跳不过去,因为里面收录了嘉靖八才子任瀚对孙应鳌诗歌的点评,价值很大。 第三,不要只限于电子资料,有的资料没有数字化,还是需要纸本。现在我们获得这些资料,已经比以前做研究的人方便多了,但是我们不能完全在没有纸本资料的情况下做研究,这也是为什么我开始介绍线下找资料的原因。现在的学生,有很多已经变成没有电子书,就无法做研究,这是不对的。现在图书馆很方便,很多书在自己的图书馆就能找到,还有一些馆际互借,为大家提供是多种的选择。如果财力充足,可以自己购买。如果感觉贵,又没有数字化的资料,可以进行文献传递或者馆际互借。目前大中华地区做的最好的这方面的服务,一个是依托Calis建立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体系(BALIS),一个是粤港澳高校图书馆联盟。至于其他地方性联盟,情况我不太清楚,但是前面介绍的三C联盟,大家也可以利用起来,不用白不用,三C每年的投资是上亿,希望大家都用上这些服务。另外,很多古籍还没有数字化,需要我们到馆阅览。国家是有明文规定,图书馆古籍书,除了善本和破损严重外,读者都是可以在馆阅览。当然,很多图书馆受制于内部管理问题,做的不够好。(文章来源:采薇阁书店公众号)

相关推荐

  • 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