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目标】
了解包身工这一社会群体悲惨生活的真实性;
把握作品中概述包身工制度的作用和艺术性;
体会文艺工作者的使命感和文艺作品的力量。
【教学活动】
学习任务一:走近包身工,理解
报告文学的新闻性
学生活动1:新闻性是指报告文学所反映的人物事件必须是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具有新闻报道价值的真人真事,这个特点含在“报告...
【课时目标】
了解包身工这一社会群体悲惨生活的真实性;
把握作品中概述包身工制度的作用和艺术性;
体会文艺工作者的使命感和文艺作品的力量。
【教学活动】
学习任务一:走近包身工,理解
报告文学的新闻性
学生活动1:新闻性是指报告文学所反映的人物事件必须是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具有新闻报道价值的真人真事,这个特点含在“报告”二字中,它意味着报告文学不同于小说创作,即它必须真实准确,不能虚构。阅读下面夏衍关于《包身工》的回忆,完成学习任务。
其实,20年代后期,我就着手收集包身工素材了,到了1936年才完成,前后历时达十年之久。1927年开始,我做过一段时间的工会工作,认识了一些在纱厂工作的朋友和做工人运动的同志,从他们口中,我了解了包身工制度和他们的遭遇,我觉得非把这个地狱揭开不可。为了看到包身工们早出晚归的上下班的生活,我足足打了两个月的“夜工”,每天半夜三点来钟起身,走十几里路到包身工们上班的杨树浦,身于其中。这两个月,我比较详细地观察到了包身工们非人的生活。我本想写篇小说的,调查结束后,觉得小说不足以反映包身工的境遇,所以,我就把调查到的材料,不带虚构,如实地写成了《包身工》。
(节选自《夏衍谈(包身工〉》,《新闻通讯》1995年第3期)
请把“不带虚构”“如实”的材料在课文中标注出来;文中穿插了不少背景材料,也请在课文中标注出来,思考:“不带虚构”“如实”的材料和背景材料相结合有什么好处?
明确:
1----7 (四点一刻)起床
恶劣的住宿条件
8---11 被诱骗的农村少女
包身工的来源 、身份
12----14(四点半后)早餐
恶劣的饮食条件
15---22 帝国主义雇佣包身工的原因。
包身工制度形成的社会原因
23---33(五点)上工 三大威胁、三种罚规 恶劣的劳动条件
34 在中国的日本纱厂飞跃膨大的趋势。
包身工制度的发展及其罪恶
35---47 (十七点)放工
包身工悲惨命运
48----50黎明的到来是无法抗拒的!
包身工制度的必然灭亡结局
这篇报告文学材料丰富,画面广阔,揭示深刻,采用了新闻事实和新闻背景交织的结构形式。新闻事实是以时间为序,描绘包身工一整天的生活和劳动画面:清晨起床→吃早饭→上工→黄昏收工。这四个片段从生活条件恶劣、劳动条件恶劣两方面形象地反映出包身工悲惨的生活和劳动情况。每一段叙事之后总要穿插一些背景材料。新闻背景有包身工制度的形成发展及膨大的状况,揭露了包身工制度的残酷和黑暗及其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
好处:这样的穿插使得文章既展现生活现象又揭示社会本质。读者透过一幅幅悲惨的画面能够发包身工制度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是在半封建半社会的温床上受到国民党政府“特殊优惠”的保护,伴随中国农村经济衰败生长出来的一颗毒瘤。控诉了帝国主义对中国工人的压榨掠夺,预言黑暗终将结束,黎明必将到来。
学习任务二:走近《包身工》,
理解报告文学的文学性
学生活动2:文学性是指报告文学在忠实于真实的前提下,可以采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刻画细节、营造氛围等,以此增强文章的可读性、感染力和说服力。这是报告文学有别于一般的新闻报道的突出特点,也是其魅力之所在。请思考:文中的文学手法体现在何处?试举例分析。
明确:
1.双线索结构:以一天活动为主线,以时间为顺序,围绕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和做工组织材料;以问题剖析为副线,穿插一些包身工制度的产生、发展和作者的议论。副线剖析解释主线内容,交互推进,使读者对包身工制度的罪恶,既有触目惊心的直观印象,又有深入全面的历史认识,深化了主题。
2.典型性。报告文学中的“文学性”,要求反映出来的真人真事是有典型性的,文中的典型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典型人物:作者从上海杨树浦福临路东洋沙厂工房区域的强圈里住着的两千个左右衣服褴褛而专替别人制造衣料的包身工里选择了“芦柴棒”和“小福子”这两个人物作为典型。“芦柴棒”手脚瘦的像芦棒梗一样,连门口的“抄身婆”都怕摸着她的骨头会做噩梦,她生病了,缩作一团,喉咙早已哑了,请求带工老板的怜悯,此时正值冬天,外面刮寒风,但带工老板没有丝毫的怜悯之心,抓住她的头发,狠命地往地上摔,还泼了她一盆冷水,因为带工老板差不多有自由生杀的权利,包身工的身体属于带工老板的,她们根本没有“做”或者“不做”的自由。小福子同样是老板“打死不干事,只要不是罚工钱停生意”的机器,是拿莫温们发脾气使威风的对象,她被揪耳朵,被顶皮带盘子等,正如作者说的那样,“咳着,喘着,淌着冷汗,还是被逼着在做工”,“衰弱到不能走路还是工作”,“芦柴棒”和“小福子”的悲惨命运是千千万万个包身工的缩影。
②典型语言:为了深刻地揭露带工头们、拿莫温们、东洋婆子等人的残酷压榨、丑陋肮脏的灵魂,作者引用其典型语言,进行入木三分的刻画。“老乡!人生一世,你也得去见识一下啊!做满三年,以后赚的钱就归你啦!…”他们用多年熟练了的可以将一根稻草讲成一根金条的嘴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个花言巧语,口蜜腹剑的形象。“揍你的!再不起来?懒虫!等太阳山上吗?”“瞧!还不是假病!一盆冷水就医好了。”“咱的小姑娘有什么事,尽管打,打死不干事,只要不是罚工钱停生意”…这些话语,让我们看到了带工老板冷酷无情,唯利是图,视生命如草芥的豺狼形象。文中的包身工,像尘封的奴隶,默默无言,寂然无声。表达了作者对一切压迫剥削者的愤恨和包身工制度的强烈控诉。
③典型环境:文章对包身工悲惨生活的反映,选取了日常的三个场景——住、吃、做。“蜂房般的格子铺”“七尺阔、十二尺深的工房楼”“像鸽子笼一般的工房”“充满了汗臭、粪臭和湿气的空气”等表现了包身工暗无天日、囚牢般的住宿环境;“几十只碗,一把竹筷,胡乱地放在桌上”“只有两条板凳,——其实,即使有更多的板凳,这屋子里面也没有同时容纳三十个人吃粥的地方”“厂家除了遭工房周围造一条围墙,门房里置一个请愿警和门外钉一块'工房重地’,闲人莫入”的木牌,使包身工们与世隔绝,永远没有和外头人接触的机会。这些环境描写,再现了包身工们在极端恶劣的情形下生活工作的情形,使我们对包身工制度有了更直观的印象,也揭露出资本家的歹毒用心。
④典型细节:晨起时,包身工们“打呵欠,叹气找衣服,在离开别人头部不到一尺的马桶上很响地小便”“半裸地起来开门,将身体稍稍背转一下就公然在男人面前换衣服”这些细节描写,表现了包身工因遭受非人折磨而麻木的精神面貌,此外还有老板娘是如何对待那些轮着揩地板、倒马桶而连一碗粥都分不上的包身工的细节描写,反映了了老板娘的吝啬、残忍,也激起人们对包身工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
3.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面”上的描写,主要指人物群体描写,如包身工们起床场景,开场便是一个凶恶男人的叫骂声,在这叫骂声中,包身工们出场了,穿衣、提鞋、小便,胡乱地踏在别人身上,半裸体地起来开门,拎着裤子争夺马桶……,这其中作者并没有具体刻画哪一个人物,而是速写式地描画人物的群像。包身工是一个群体,描写她们的生活,必须通过整体速写,才能得到全面的表现。但是,只有群体描写,还不足以全面显示这种罪恶的制度,不能产生巨大的艺术力量。于是作者选取了一些“点”(典型人物)来描写。即“芦柴棒”“小福子”包身工个体的悲惨命运。还比如对“芦柴棒”的三次细节描写。第一次是煮稀饭(2、5段)、第二次描写她病倒遭毒打(14-17)、第三次是搜身(34)。总之,通过三大场景和 “芦柴棒”“小福子”和不知名的小姑娘的描写,全面真实地揭示包身工悲惨命运。
4.记叙、描写、议论和抒情的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是基础,议论、抒情是升华。
5.比喻、拟人、反语等修辞手法的使用。
学习任务三:走近夏衍,
理解文艺工作者的使命感
学生活动3:作者在文中描述了哪几类人对包身工们的情感?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