闷热的天气出汗多,这不难理解。但同样的环境下,有人轻汗微微,有人则汗流浃背,甚至吃个饭,稍微走一走,整个后背都湿了……
爱出汗的人往往会羡慕不爱出汗的人,不用总是一身汗味,不用总洗澡换衣服。不爱出汗的人有时也会隐隐担心,自己是不是身体有什么问题,怎么大夏天都不出汗。
爱出汗和不太出汗,到底是咋回事?身体有啥不一...
闷热的天气出汗多,这不难理解。但同样的环境下,有人轻汗微微,有人则汗流浃背,甚至吃个饭,稍微走一走,整个后背都湿了……
爱出汗的人往往会羡慕不爱出汗的人,不用总是一身汗味,不用总洗澡换衣服。不爱出汗的人有时也会隐隐担心,自己是不是身体有什么问题,怎么大夏天都不出汗。
爱出汗和不太出汗,到底是咋回事?身体有啥不一样呢?
怕热爱出汗的人其实更“耐热”
爱出汗的朋友,通常会被打上“怕热”的标签,对温度上升特别敏感,春夏秋冬过成了夏夏夏冬。
站着不动就酷酷冒汗,随便走两步开始汗如雨下,吃顿饭像去蒸了桑拿……
先别嫌出汗烦,这可是身体赋予你的耐热 buff。
比别人出汗多,或是天生的
出汗是人体调节体温的重要手段。人的体温之所以能维持在37度左右,就是汗腺通过分泌汗液来调控的。人如果不出汗,可能早就“热死”了。
即使坐着不动,人体释放的热量也相当于60瓦灯泡。正因如此,皮肤每时每刻都在出汗,只是汗滴还未成型就蒸发了,这种情况叫 “隐性出汗”。
当身体活动起来(比如运动、进食、情绪激动)产热增多,或者当环境温度升高,体温也会随之升高,位于下丘脑的“温控开关”感知到信号,就会指挥们增加出汗来散热降温。倘若排汗机制失灵或超载,人就会发生中暑或热射病。
出汗多 VS 出汗少身体到底有什么区别?
为什么要出汗?因为热。
为什么你特别爱出汗?因为身体觉得你更热。
有些热,是身体真实的热:天气越热、身体越多,越容易出汗。
爱运动的人、肌肉多的人、体重大的人,还有青少年、孕妇等新陈代谢快的人,往往更容易出汗。
不少朋友在开始运动健身后,会发现自己逐渐变成了怕热、爱出汗的人。而践行“生命在于静止”的人,则更容易心静自然凉。
有些热呢,是身体感觉的热。
空调有设定温度,人体也有,叫做“体温调定点”,由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设定。
就像“空调到底开几度最舒服”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的“体温调定点”也不一样,大脑和皮肤温度感受的灵敏度、体温调节的能力也不同。
设定温度低、感受灵敏度高的人,越容易觉得热。
例如男性的舒适温度大约比女性低 1 ℃ 左右,往往出汗更多。
相反的是老人,不仅肌肉流失产热少,对热的感知和调节能力也下降,通常更不觉得热,更不爱出汗。
还有人因为神经受损、汗腺堵塞等原因,天气很热也基本不出汗(无汗症)。
这些不出汗的情况,并不是真「不热」,而是身体空调的功能不太好,更容易,甚至危及生命。
爱出汗,排查一下4种病
当然,爱出汗也可能是疾病信号。武汉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闵洁提醒,如果你比周围人更容易出汗,不妨排查一下是否存在以下情况:
1、糖尿病
高血糖会影响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容易让人在睡眠或不剧烈运动时出现多汗。这种情况常发生在血糖过高或过低时。
2、甲亢
如果身体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过多,可导致新陈代谢率增加,体温随之升高。下丘脑监测到这一信号,就会下令增加出汗以调节体温。
这种出汗一般是持续性而非阵发性,通常还伴随体重下降、指甲变脆等症状。
3、感染性疾病
一些感染性疾病,如结核病、艾滋病(HIV)等,可导致夜间盗汗,即在睡眠期间大量出汗,睡醒后汗止。
4、自主神经失调
自主神经失调是指“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可导致症,包括局部多汗(尤其是手掌、脚底、腋下、大腿根处)和全身性多汗症。
相对而言,女性在生育、更年期等激素波动较明显的时期,易出现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也因此更容易情绪烦躁、多汗。若是不严重,保持环境凉爽、衣服透气即可。
大量出汗后如何应对
大量的出汗导致人体丢失水分,同时流失不少的电解质,可能出现烦躁、疲惫乏力,心慌、面色发红等,一些老年人还容易出现血管堵塞,突发心梗。所以夏季出汗后要采取一些行动。
具体有以下做法:
1.多喝电解质水
前面说到汗液基本是水分,那么大量出汗后就需要及时补充水分。注意不要因为口渴而猛灌,建议小口、多次地饮用。
2.多吃富含钾、钠的食物
出汗会流失电解质,其中的钾元素能够调节细胞内渗透压和酸碱平衡,维持心肌功能,使心跳规律正常,可以通过食用绿叶蔬菜或者水果来补充。流失的钠元素则可以通过饮用淡盐水来补充。这也是为什么跑步后都要喝一些矿物质饮料的原因。
3.及时降温
当身体温度升高,出汗严重时,除了补充水分外,也可以进行物理降温,比如吹风扇、喝冷饮、洗手洗脸等,从根源上减少水分的流失。条件允许下,出汗后建议尽快更换衣物或者洗澡,让身体变得舒服些。
在夏季出一些汗反而对身体有好处,大家可以准备运动起来,多流汗,让身体变得更加健康。当然,也要注意不要在大热天里过度运动,当心中暑哦!